1973年7月20日,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在其情人丁珮的家中猝然离世,享年仅32岁。这一悲剧性事件至今已经过去52年,但李小龙的死因依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近期,TVB的资讯节目《真相猜情寻》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探讨,走访了李小龙生前的好友以及当晚值班的医生,甚至在7月23日的节目中,独家专访了现年78岁的丁珮,听她亲口讲述那天的细节以及她与李小龙的关系。
丁珮,本名唐美丽,1967年加盟邵氏公司,逐渐在香港的演艺圈崭露头角。她回忆起与李小龙的相识时表示,当时她不过二十五六岁,而李小龙已是成家立业的男人。她透露,是李小龙主动展开追求:“不只是我,全世界都喜欢他。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喜欢我,觉得我们有缘。”这段恋情让丁珮成为了李小龙的形象管理者,甚至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的发型也是由丁珮的发型师设计的。片场工作人员私下称呼她为“小龙女”,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
然而,悲剧发生在1973年7月20日。当晚,李小龙到丁珮家中,声称头痛,丁珮给他服用了止痛药,并建议他休息一会儿。原本计划与嘉禾电影老板邹文怀见面,但当丁珮试图叫醒李小龙时,却发现他无法唤醒。邹文怀于晚上9:45赶到丁珮家时,李小龙已陷入昏迷。直到晚上10点,丁珮的私人医生才叫来救护车,李小龙被送往医院,但不幸的是,他已经无法再醒来。
李小龙的猝死不仅震惊了整个娱乐圈,也让丁珮成为众矢之的。面对媒体的压力,丁珮最初否认李小龙在她家昏迷,表示自己只是按邹文怀的指示发言。她承认,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突发的重大事件时,她感到手足无措。她解释说,李小龙所服用的止痛药是她和母亲日常使用的,从未出现过问题。对此,丁珮感慨多年来外界对她的苛责:“所有的事情,我都是被动的。”
在《真相猜情寻》中,节目组用三集的时间探讨李小龙猝死之谜。通过查证,他们排除了脑出血、吸毒过量、药物过敏、性交猝死等多种坊间流传的版本,认为李小龙的死因很有可能是癫痫。法医潘伟明指出,李小龙在猝死前的两个月曾在《龙争虎斗》的片场突然呕吐和抽筋,甚至昏迷不醒。虽然他在美国进行的脑部检查中提到“抽筋失常”的症状,但并未确诊为癫痫。
潘伟明还提到,20世纪90年代后,医学文献中开始出现SUDEP(癫痫猝死)这一名词,认为这种严重癫痫可能在睡眠期间发生,并导致死亡。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压力和过度疲劳可能引发癫痫,而李小龙对武术的极致追求和对自我的高要求,或许加重了他的精神负担。
在李小龙去世后,外界对事件的解读多有保留,很多人为了保护李小龙的英雄形象而选择隐瞒癫痫的可能性,这使得李小龙的死因始终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小龙的故事仍在继续流传,而他的传奇也让人们对这位武术巨星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