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那会刚结束,我开车回镇江的路上,把通稿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越听越犯嘀咕——从头到尾,真没瞅见"房地产"仨字。
那会儿车窗外正下着瓢泼大雨,雨点子砸在车窗上噼里啪啦响,我索性把车停在路边,点开文字版一个字一个字扒拉。看到最后才算摸着点门道,就"防范风险"那块提了句"城市更新"。
其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早就把方向说透了。以前那种拆了盖、盖了卖的日子,早过去了。现在讲究的是把现有的房子和小区打理好,让大伙儿住得更舒坦。就说咱镇江,老城区那些带院子的老房子,这两年不一直在翻新嘛?墙刷白了,路铺平了,住着比以前得劲多了。这就是大伙儿常说的"城市更新",往后这种事儿啊,只会越来越多。
大家心里总盼着能有啥政策拉新房市场一把,可现在这么一看,风向是真变了。城市更新说简单点,就是把现有的房子好好拾掇拾掇:老小区的路修修平,墙刷刷新,配套再完善完善。这跟以前大拆大建搞新楼盘,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咱镇江老城区多少房子住了二三十年,户型老了,设施旧了,住着不得劲,可街坊邻居处惯了,谁舍得挪窝啊?这么一来,这些老房子的居住体验,说不定真能慢慢好起来。新城区那边规划也稳当,一步步照着蓝图来,不急不躁的,挺好。
有人操心地方债务,通稿里也说了,严禁新增隐形债务。这意思再明白不过:地方不能再指着卖地过日子了。这份定力,确实让人佩服。
其实咱普通人过日子,住得舒心比啥都强。房子是新是旧,地段在南在北,关键得合自己的心意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