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还记得那个曾经在工地搬砖考上清华的同学吗
    百姓话题  >  [社会写真] 还记得那个曾经在工地搬砖考上清华的同学吗     
    查看: 716  回复: 9
     10  1/2  1  2  > 
    [社会写真] 还记得那个曾经在工地搬砖考上清华的同学吗      查看: 716  回复: 9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0-5-5
    • 行业 娱乐餐饮
    •  
    还记得那个曾经在工地搬砖考上清华的同学吗

    林万东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听就想起那个在工地挥汗背沙的云南小子,2019年高考713分,云南理科前几十名,稳稳考上清华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那时候,他家境穷,父亲脑梗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在昆明郊区工地打零工养家,三个孩子上学全靠她一人扛。林万东从小就知道日子苦,小学初中成绩一直拔尖,高中宣威一中念书,平时省吃俭用,课余帮家里干活。高考出分后,他没闲着,直接跟母亲去工地赚学费,录取通知书就是在那儿收到的,清华一看他情况,免了四年学费。可网上总有闲人爱酸,报道一出,有人就阴阳怪气,说他这种寒门背景,考上清华顶多拿张文凭,毕业后还不是底层打转,阶级天花板在那摆着,穷小子难翻身。那些评论扎堆出现,预测他未来找工作难,生活一团糟。林万东没搭理那些噪音,他进校后先适应电气专业,大一发现不对劲,跟老师聊了几次,申请转到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结合经济和计算机,挺合他胃口。转过去后,他从基础补起,课余泡图书馆,编程作业做得认真,成绩从中游爬到前列。
    大学四年,他没松懈,2020年疫情时加入清华的春霖助学活动,当志愿者帮偏远地区孩子线上补课。课外还跑步健身,身体比高中壮实不少。毕业论文写云南东川区可持续发展,用专业知识分析家乡问题,调研数据实打实。2023年6月本科毕业,他没选大城市高薪岗位,也没继续读研,而是考定向选调生,回云南昆明东川区委办公室上班,从基层文职干起,处理报告档案那些事。
    东川区是昆明下属,矿产多但贫困线高,林万东到那儿后,先在区委熟悉流程,几个月后下派到村里当主任助理,从头学乡村治理。2024年,他驻村帮忙推乡村振兴,协调修路资金,帮村民解决缺水难题,工作琐碎但接地气。他胖了20斤,可能是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规律,但没抱怨,继续干。家里情况也稳了点,姐姐工作了,母亲不用外出打工,他周末开车回去帮忙买菜。
    到2025年7月,林万东还在东川基层岗位上,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参与种植园指导和农民培训,帮着建大棚,推销瓜果。村里新路通了,变化看得见,他也资助几个贫困孩子上学,买书包文具那些。那些当年嘲他的人,现在估计没话说,他用行动证明,出身穷不等于没出路,关键看怎么走。林万东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普通人咬牙坚持的写照,没啥光环,但真实得让人觉得亲切。
    想想看,高考那年713分不是天上掉的,林万东高中刷题到深夜,母亲打工补贴,他知道每分钱来之不易。进清华,转专业补课,疫情志愿,毕业回乡,这一步步连起来,像条直线,没弯道超车,却稳扎稳打。基层两年,他从助理到书记助理,学着协调资源,帮村民卖货,路修好了,瓜果运出去了,日子有点盼头。家庭也缓过劲,母亲在家歇着,他和姐姐支撑。
    林万东没成网红,没去创业圈钱,就在东川默默耕耘。2025年高考季,又有人提他故事,激励后辈。那些负面评论,现在看像笑话,他用事实回击。穷山村出贵子,不靠运气,靠实干。林万东如今就这样,基层岗位上,继续往前。


    真不错。。。。。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2-10
    • 行业 教育科研
    •  

    上次央视专题片播放的就是他,这家伙未来最起码是厅级干部,自律自理的能力太强,又不怕吃苦不怕别人嚼舌根。内心足够强大,虽在云南乡下任职,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5-31
    •  

    好贴,哪要什么托举,靠的是自己拼搏努力。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8
    • 注册 2004-8-7
    •  

    最精湛的选择,看来是考了选调生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9-12-5
    • 行业 其它
    •  


    QUOTE:
    原帖由 淘吧吧 于 2025-10-18 10:05 发表
    上次央视专题片播放的就是他,这家伙未来最起码是厅级干部,自律自理的能力太强,又不怕吃苦不怕别人嚼舌根。内心足够强大,虽在云南乡下任职,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拉倒吧,解决吃饭没问题。普通公职人员谈什么发展空间,才处理的9人是因为勤勉努力还是能力出众爬到高位的?




     10  1/2  1  2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22613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