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京畿路的个性,岂能归于网红
    百姓话题  >  [镇江文化] 京畿路的个性,岂能归于网红     
    查看: 1988  回复: 26
     27  1/6  1  2  3  4  5  6  > 
    [镇江文化] 京畿路的个性,岂能归于网红      查看: 1988  回复: 26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3
    • 注册 2008-1-2
    • 行业 学生
    •  
    京畿路的个性,岂能归于网红





    五一假期,京畿路的人流如织,咖啡与烧饼的香气交织成网,霓虹灯将民国门楼的雕花照得半明半暗。游客举着糖水杯在彩绘墙前留影,以为这便是老街的全部。殊不知,每一块弹石路的凹陷里,都藏着百年前刀劈斧凿的呐喊——辛亥革命志士李竟成捐出数月薪金,削山筑路,将一条狭窄山径拓为“竟成马路”,只为连接凋敝的旧城与轰鸣的火车。那时的路,是撕裂混沌的伤口,是江南小城向现代文明探出的第一根手指。如今,游客的步履碾过同一块石板,却只听见手机快门声代替了商贾马队的铜铃。



    街北的大清邮政局旧址,红砖拱门下曾流转过长江南北的万千家书。砖缝间或许还嵌着民国商贾的电报密码,或是母亲寄予游子的絮语。如今它静默如哑,对面文创店的银饰叮当作响,像一场错位的对话。世界红卍字会的歇山式屋顶下,罗马柱与青砖门楼相拥,曾收容过战火中的难民与孤儿,而今却空荡如褪色的旧胶片。游客在“多巴胺毛衣树”下比心拍照,有人嚷嚷着要把京畿路变成演唱会现场,未察觉脚下的青石板曾是慈善家陆小波跪地施粥的方寸之地。



    “微更新”为老澡堂换上玻璃幕墙,弹棉花铺的弦痕被网红墙涂鸦覆盖,导航二维码贴在李竟成筑路纪念碑旁。科技抹平了时间的沟壑,却稀释了历史的浓度。最吊诡的是“竟成马路”的命运:百年前因超前于时代而诞生,百年后却要扮作“复古”迎合时代。游客咀嚼着“中西合璧”的标签,却无人追问:那位捐尽积蓄的革命者,可曾想过这条路终将成为流量游戏的棋盘?


    瑞芝里门楼前晒棉被的老妪,与举着自拍杆的少女擦肩而过,像两个平行时空的交错。青砖门楣上的“吉庆”二字褪成灰白,但每一道裂痕都藏着木匠铺刨花的香气、澡堂蒸汽里浮沉的市井密语。这些未被文旅手册记载的细节,才是京畿路真正的骨骼。当“种文化”的标语刷上墙时,有人或许忘了:文化从来不是被种植的作物,而是从三千年古城基因里蔓生的藤——它潜伏在许氏兄弟砌筑的中西合璧砖缝间,蛰伏于红卍字会救护队掩埋无名尸骨的慈悲里。



    入夜后的人潮终会散去,伯先公园的松涛声漫过街道。赵伯先雕像的目光越过霓虹,投向1912年为战友守灵的李竟成。两位革命者用生命拓出的路,正在短视频的狂欢中摇晃。但若触摸吉庆里门楼冰凉的青砖,指尖会触到某种坚硬的永恒——正如萨拉曼卡的贝壳屋,五百年前为航海者指路,五百年后依然托举着图书馆的微光。京畿路的陡坡上,每一粒石子都在低语:所谓“网红”,不过是历史长河溅起的水花;而镇江的本性,始终是云台山与宝盖山间那道镌刻时光的峡谷,静默地收留着所有喧嚣与寂寥。这无关乎热爱,而是这座城市的秉性。



    一只夜鹭掠过京畿路上空,羽翼割开月光。若《京江廿四景》的画师复生,或该将这幅图景题作《人潮退去后的山河》。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3
    • 注册 2008-1-2
    • 行业 学生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1-6
    •  

    白天热闹就更好了,老年人聚起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5-1
    •  

    文笔相当不错!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3-8
    •  

    没有她们去装修开店也火不起来




     27  1/6  1  2  3  4  5  6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6432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