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西路上

      今天,我去了大西路。大西路是镇江市一条著名街道。1936年,镇江作为当时的江苏省会,将该路拓宽改建成江苏省的第一条柏油马路。
  走进大西路,一眼可见道路两旁葱翠的梧桐树,高大威猛,枝干十分粗壮,两三人才能合抱住。奶奶说,这梧桐树在她小时候就种下了,年龄是我的好几倍。周围的建筑物从钢筋混凝土搭建的高楼大厦,变成了石砖建成的老房子,上面长满了青苔,很有历史的沧桑感。
  奶奶说,大西路曾经十分繁华。一度是镇江经济文化中心,原来的火车站就在大西路附近。1936年,镇江将该路拓宽改建成江苏省第一条柏油马路,两旁栽植梧桐树,统称为大西路,大西路的繁华再登高峰,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每逢节假日便热闹非凡,由此大西路成为镇江近代城市发展的最好见证。
  奶奶说,小时候,她经常去大西路玩,买东西,街上的人从未少过,道路上车水马龙。奶奶还记得路边的一家前进饭店。那时候,奶奶最喜欢吃里面的大杂烩了。那时一碗要八元,家里也不算有钱,所以只有过节时才偶尔吃吃。镇江协隆百货商店是最大的百货商店,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每当过节时,人多到挤都挤不进去。说到这里,奶奶陷入了沉思,仿佛在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镇江也是基督教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而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镇江大西路福音堂。走到福音堂门口,门牌上的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这里显得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这是一座具有中外风格结合的教堂,主堂还是130余年前所建的,虽说不大,但是充满着古朴神圣,仍然显示当年神的荣耀。每逢特定的日子,总有源源不断的人来礼拜。
  如今,火车站东迁,大西路的地位被大市口取代,再走进大西路,已不见当年的繁华。社会在发展,一些老店铺也纷纷关门,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但心中的老街永远也不会消失,会一直铭记于心。【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八(1)班李皓然,指导老师徐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