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造假早已不是简单的“掺水”,而是形成了一条高科技产业链:
1. 电镀造假:在铜、铝表面镀0.01毫米金膜,成本仅几十元,却能卖出万元高价。
2. 密度伪装:用钨(密度19.3g/cm)做内芯,与真金(19.32g/cm)几乎无差,连专业仪器都可能蒙混过关。
3. 证书伪造:11.64元即可网购“权威证书”,商家甚至无需寄送样品,直接PS图片生成。
4. 场景造假:深圳水贝的地下工厂能仿制所有品牌钢印,一套某大福包装盒成本不到30元。
在这个金价飙升至700元/克的时代,黄金竟成造假重灾区——从街头小店到电商直播间,从“金包银”到高仿品牌货,一条条黑色产业链,正在吞噬着消费者的信任!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