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豆瓣8.5!《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百姓话题  >  [资讯速递] 豆瓣8.5!《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查看: 1350  回复: 13
     14  1/3  1  2  3  > 
    [资讯速递] 豆瓣8.5!《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查看: 1350  回复: 1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2-13
    •  
    豆瓣8.5!《南京照相馆》票房破1.5亿

    7月25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式全国上映。据灯塔专业版,截至当晚20:30,影片总票房破1.5亿元。记者看到,该片在豆瓣也开分,高达8.5!
    “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
    影片由傅若清任总监制,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领衔主演,周游特别出演,杨恩又、原岛大地主演,王真儿友情主演。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已于7月19日至20日开启全国超前点映,将于7月25日全国公映。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到一个极其巧妙的叙事切口: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占南京,城内吉祥照相馆中的七个老百姓,为了尽可能地多活一日,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影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我们熟悉的历史,老百姓手无寸铁,却用相机和照片做“武器”刺破了日军掩盖暴行的谎言。
    作为战争电影,尤其是“南京大屠杀”这样带有全民伤痛的题材,创作手法和呈现都很考验主创。因为覆盖更多的年龄层,《南京照相馆》做到了尽量冷静克制,也给观众带去了极强的后劲。
    记者看到,社交平台上口碑发酵,很多网友评论表示,“克制的镜头,克制不住的眼泪”,“小人物朴素的情感最为动人,电影展现出了中国人身上独有的善良和勇敢”,“那些定格在历史中的鲜活生命让我感动,是他们的牺牲与坚守,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脚下的锦绣山河”。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还有不少观众通过影像关联现实,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表示“电影带领我们直面历史的真相,每一个人都应该看见。我们没有权利原谅,更没有立场遗忘”。电影《南京照相馆》让课本中的文字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让孩子了解先辈的勇敢与无畏,更知和平时代的美好与珍贵。如观众评价,“历史已经走远了,但每一次的看见和讲述都是一次接力”,“这种回望和铭记比任何一幕都更有意义。”电影用影像传递记录指向四个字——不要忘记。
    记者了解到,《南京照相馆》24日晚在北京举行了活动,将记录有日军侵华罪行相册捐赠给中国的美国友人埃文·凯尔也来到了现场,他用“震撼,强大,历史的存证”来形容本片,“我在观影时几度落泪。关于暴行的主题很难去展示,但这部电影保存了历史的真相。”
    而该片导演申奥还特别解读了电影开头子弹上膛和相机拍照的细节设计。在他看来,开枪和拍照的英文是相同的单词“shooting”,由此暴行的实施和记录在无形中也形成了呼应。“在那个战场上一张照片就像一颗子弹。快门声与枪声同构,底片犹如子弹般击穿了侵略者大肆宣扬’亲善’的谎言。”
    而在片中饰演邮差阿昌的刘昊然则表示,自己在片中的职业编号“1213”,隐含着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国人打不倒的根源在于,我们在灾难中先求生存,在绝境时传递希望。”
    电影以小人物留存罪证的独特视角切入南京大屠杀。将镜头对准一家照相馆,以一群生活在南京的老百姓于方寸空间里的求生轨迹,剖开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摧残。暗室加冲留铁证
    1938年1月的某天,经历了6周疯狂血洗后的南京城,刚刚恢复社会秩序。有个日本少尉军官前来华东照相馆,送来两个120“樱花牌”胶卷到店里冲洗。
    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震惊地发现,冲洗出来的照片中,有很多日军砍杀中国军民与强奸侮辱中国妇女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日军屠杀中国民众的罪证!
    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多洗了几张照片。最后,他从自己慢慢积存的三十多幅照片中挑选了16张清晰的相片,用小本子贴好并精制了封面。为了表达心中的震惊和愤恨,他在这本照相册封面上画了两颗被刺穿的滴着鲜血的鲜红的心;一把带血的利刃;一个红色的“耻”字。
    1940年5月,罗瑾迫于生计加入汪伪政府交通电讯集训队。安全起见,罗瑾把相册从家中转移到集训队宿舍的床板下。1941年初的一天,伪宪兵突然在寺内进行大清查,罗瑾情急之下把相册藏在毗卢寺厕所墙洞里并用泥浆糊上。
    然后几天后,罗瑾突然发现血证相册竟不翼而飞……血证如果被日军发现,不但罗瑾的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他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1937的吴旋18岁,同样为了谋生,他参加了“汪伪交通电讯集训队”。日本教官和政训员嘴里喊着“中日亲善”,却常常对学员们恶语中伤、拳打脚踢。吴旋和100多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白天学发报、学旗语、学架线,夜晚就睡在市中心毗卢寺内的佛堂里。
    一天早晨,还没有吹起床号,吴旋就小跑着穿过绿竹掩映的小径,直奔后院的茅厕,在那里,吴旋意外地发现了罗瑾藏在茅厕墙洞中的相册。
    看到相册中的照片,吴旋的心震颤了,他的手在发抖,连上厕所也忘记了。吴旋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朝四周看了看,没有人,于是忙把相册塞进怀里,又用手在夹衣外面摸了摸,他的心跳得很厉害。吴旋把相册藏在了寺内一座佛像的底座下。
    同年秋天,集训队的学员即将毕业。吴旋将这个相册塞在小皮箱的底层,从毗卢寺带回四条巷小杨村的家中。从此,这本血迹斑斑的发黄的相册一直藏在他的小皮箱里。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15日,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成立。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之一、原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团长谷寿夫被引渡到中国进行审判。但老奸巨猾的谷寿夫在法庭上百般抵赖,否认所犯罪行,审判一时陷入了僵局。闻讯后,吴旋从箱底取出了那本小心保存了6年的相册本和相关材料交给南京市参议会,这本相册被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提交给法庭。在铁证面前,谷寿夫无可抵赖,只得俯首认罪。         
    1998年吴旋在南京逝世,2002年罗瑾因病在上海逝世。
    曾经的青年虽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却留下了用生命守护下来的屠城血证。
    “20世纪30年代的贡院街,只有几百米,很短,但它几乎囊括了南京人的一生。”导演申奥介绍,当时这条街上可以置办婚丧嫁娶等各种生活用品,“许多南京人在这条街上毕业、求职、结婚、生子。做完这些事后,总要来到照相馆,留下一张照片作为纪念。80多年前,一家照相馆能记录南京人的一生。”
    贡院街,因街上的江南贡院而得名。江南贡院始建于明朝,是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明清时期,全国半数以上官员从这里“鱼跃龙门”,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抗日战争时期,夫子庙一带因战火而焚毁,1983年开始复建,形成了以贡院街、贡院西街、大石坝街为主街,“庙市街景”合一的夫子庙步行街和秦淮风光带景观群。
    今天的贡院街,一路将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大成殿、“天下文枢”牌坊、文德桥、乌衣巷等景点串珠成链。一侧的秦淮河水,荡涤过昔年的血泪,迎送着万千游人。
    “城门城门几丈高?骑花马,带把刀……”
    “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
    影片中,“城门”“城墙”等关键词高频出现——开头,日军从城门攻入南京,并在城墙废墟下屠戮军民。后来,有人企图从城墙中撬走一块砖,用于建造宣扬军国主义思想的“八纮一宇塔”……
    这些被频繁提及的城门,是始建于明朝初年的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倚靠山形水势的走向筑成,护卫南京城650余年。城墙是深种于南京人骨血中的乡土情结,片中“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更是一代代南京人的童年“回忆杀”。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太平门、中华门、中山门、光华门等众多城门发生激战。中国守军在城墙上设置暗堡,架起机枪,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
    12月10日,南京南郊阵地失守,日军将炮兵阵地推进到雨花台,向光华门、雨花门、中华门城垣攻击。修建得异常坚固的中华门,加之守军的顽强作战,使日寇即便占据飞机、TK等火力优势依然久攻不下。
    直到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守军撤防。13日凌晨,日军由此爬上无人防守的中华门,南京城陷入炼狱。
    今日,墙体上弹痕弹坑犹在,暗堡中还留有守军的遗物。650岁的城墙,凝视着脚下的车水马龙,遥望着都市的万家灯火。
    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等二十多位外籍友人,与中方人士共同设立南京安全区。安全区占地约3.86平方公里,最多时收容庇护约25万难民,有家医院也被划入其中,是当时城内唯一对平民开放的医院,便是今天的南京鼓楼医院。
    大屠杀开始后的一两个月内,医院不仅收治普通百姓,还冒险救治了很多伤兵。虽位于安全区内,医院仍屡遭日军骚扰,如抢劫财物、搜查女护士寝室、偷救护车等,外籍和中方医护人员时常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交涉、周旋和抗议。
    影片临近末尾,多位南京大屠杀战犯在法庭上受审并被宣判罪行。这一法庭,便是位于南京中山东路307号江苏省会议中心内的黄埔厅。
    黄埔厅始建于1931年,早年是国民党励志社总部所在地,在战后作为军事法庭,审判过制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谷寿夫、进行“百人斩”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等多名战犯。
    1947年2月6日下午2时,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谷寿夫开始为期3天的公审,80多名证人出庭,上千人旁听。庭外装有播音器,许多市民聚集在外,收听审判实况。
    庭上,公诉人宣读了长达两小时的起诉书,历数谷寿夫犯下的累累罪行,庭内外旁听者大多痛哭失声。法庭当庭放映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自己拍摄的现场影像、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实地拍摄的影片,以及被谷寿夫师团杀害的民众遗骨等众多罪证。
    3月10日,法庭判定谷寿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犯罪事实,判决其“在作战期间,共同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强奸、抢劫、破坏财产,处死刑”。
    影片最后,谷寿夫等南京大屠杀主要战犯被枪决,周围有无数群众手捧亲人遗照,一齐见证恶魔伏法。历史上的这片刑场,便是南京雨花台。
    1947年4月26日上午11时,谷寿夫被从国防部法庭看守所提出,押赴雨花台刑场。沿途,南京市民扶老携幼齐聚街头,人潮从中山东路到新街口,一直排到中华门外,“观刑者不下二万人,刑场周围拥得水泄不通”。
    影片中,还藏有中山陵、灵谷塔、紫金山天文台、总统府、评事街、抄纸巷、七家湾、“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等众多地名,留待我们在影院捕捉拆解。
    片尾,彼时凋敝残破的南京老照片,与今日的繁荣大都市形成鲜明对比。导演申奥在南京首映礼上表示,“来到南京后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这座城市创造的奇迹”。
    “大好山河,寸土不让!”电影真正的彩蛋,是走出影院后的国泰民安。




































    [ 本帖最后由 嘿嚜 于 2025-7-26 13:5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2-19
    •  

    奇怪奇怪真奇怪




    • 来自 北京
    • 精华 0
    • 注册 2011-9-14
    • 行业 其它
    •  

    牢记历史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
    • 注册 2005-8-2
    • 行业 其它
    •  

    好多外景在句容拍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6
    • 注册 2003-12-17
    •  

    前两天看了,还可以。




     14  1/3  1  2  3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9426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