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觉得,市场可能已经走到一个周期的尾声了。段永平在夸茅台,夸得很高;但我看着,只觉得平平无奇。巴菲特那边,干脆直接拿了一大堆现金仓位。聪明的钱,都在退场观望。
2.“公开市场”变成了“私域游戏”
过去十几年,市场结构彻底变了。2000 到 2010 年那波,是典型的“公开时代”——
创业 → 成长 → 上市 → 散户参与 → 长期复利。那时候段永平、巴菲特能抓到公司从几十亿到上万亿的成长红利,散户也能真正在市场的成长曲线里分一杯羹。2010 年之后,VC、PE、主权基金的体量疯狂膨胀,新公司一轮又一轮融资,估值越推越高。还没上市,就已经被一级市场“吃干抹净” 。等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上桌,剩下的就只有退出通道,没有成长曲线。最肥的一段肉,早被人吃完了。说白了,这个世界的钱太多,早就该来一场像样的股灾了。
3.好东西,市场却不给机会
我也觉得 S 和 SpaceX 是好东西,能改变世界的那种,可是我们可能只能买市场上的大白马了。
4.时代的“迟钝感”
段永平提到诺基亚的 E71,时代的大趋势,总是静悄悄地发生。很多人等到真有感觉的时候,其实它早就来了。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stay humble.”
2014 年央视播《互联网时代》纪录片的时候,其实互联网早已无处不在。
今天也是一样。
再过几年,也许才会有更多人恍然大悟:
原来,那个“新世界”,
早就在眼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