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启今年个人的第十二次香港游。我的工作是金融。我的兴趣爱好是金融科普。在0511我也做了很多金融科普,如果大家有遇到保险方面拿不定的重大决策问题,可以在0511给我留言,我的专业度超过99%的保险从业者,哪怕他是镇江的某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位面的水货太多)
昨天香港某中资保险公司在香港开了新品发布会。国内很多保险圈大V也去了,所以如果有关注过什么金融大V的,估计这两天就能看到相关的视频。
我肯定不会谈具体的产品,但是我知道的是,内地和香港的连接是在不断加深的。比如发布会上说的是买香港的保险,对接内地的养老社区,香港保单里的保费可以直接支付内地养老社区的费用,并且享受内地就医绿通服务、以及全球医疗一体化服务等等。由此可见,香港保险不断贴近内地,在未来会越来越被大众所看到。
香港保险的不好,传闻中有这几个点:保证收益低,主要靠分红;资金出的去回不来;要交税;美元不保值。
有细心的网友会说,以上内容好像以前你就发过了。
是的,但是时间在推移,市场在变化。
今天是2025年11月20日。
香港保险传闻的不好之一:保证收益低;
内地保险市场现在的最高预定利率是2%,
而现在市场主推的分红险的最高保证利率是1.75%
那么香港呢,香港市场没有预定利率的说法,所以最高保证利率现在也有4%以上的。
而现在香港分红险的保证利率,有2%的,也有2.5%的。不仅比内地分红险的保证利率高出一截,比内地不含分红的纯保证的2%预定利率还高。
所以说香港保险的保证收益低,已经成为过去式。
香港保险传闻的不好之二:资金出的去回不来。
之前有朋友问我,我的钱出去了,会不会查?
这个问题有意思的点在于——为什么怕被查?
如果钱的来路是合法的,通过合法的途径转账到境外,买了合法的金融产品,那钱通过合法的途径回来或者直接在内地使用,是不是也非常合理。
有人问我1000万美金怎么出去?
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自己哪里来的1000万美金,是以怎样一个身份获得的这1000万美金或者等值的人民币。
真达到这样的资产量级,是不会去问这个问题的,有大把的人帮他解决。
香港保险传闻的不好之三:要交税。
CRS是最近金融圈比较火的词,很多财经大V陆续接到了境外投资获益要补税的通知。
那么香港保险,也被传闻说要交税。
是这样么?
第一,并非所有香港保险产品都属于CRS申报范围。第二,即使投资为目的和功能的分红险被申报,也仅仅是交换信息,而非直接征税。
CRS本身并不创造新税种。
香港分红险保单的投保人并不是保险公司的股东,领取的红利也不是直接源自公司的经营利润,更多的是保险合同下的利益返还。
所以,并不是广义的“分红”,所以暂时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这样的分红险要交税。
所以,香港保险在当下是不需要担心交税补税的。
最后一条香港保险的不好传闻:美元不保值。
我想用两个方面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香港保险,并不是只能用美元投保,很多香港保险公司都支持用人民币缴费投保人民币为基础货币的保单。
所以,很多网络喷子张口就攻击香港保险美元怎么怎么不稳定,却不知道自己可以直接选择人民币投保香港保险。并且香港保单还有货币转换的功能,如果人民币不喜欢了还可以切换成其他的世界主流货币作为保单货币。
第二条,聊聊美元。最近一年美元确实对人民币是有下跌的,但是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体系的占比依旧是遥遥领先,一骑绝尘,在美洲的占比接近100%,在亚太地区高达74%,在欧洲的占比也超过20%,剔除欧元区国家间的贸易,全球超80%的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感兴趣的可以去求证,美元在实体和数字领域的使用也是在持续扩大的。而在跨境融资,债券发行和外汇交易中,美元的统治力也更为显著,全球优质资产投资高度依赖美元,因为美元不仅是货币,更是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基础设施”,正如英语在全球沟通中的通用地位,在全球化时代,国际通行的货币是刚需,而美元体系的成熟和完善使其难以被取代。
所以也就决定了美元的保值率,是不用担心的。
选择美元保单也不是压住美元升值,而是通过美元获取全球优质资产的“通行证”,效率即是金钱。
枯燥的内容总是枯燥的(哈哈),
下周从香港回来我会做一个香港圣诞节打卡攻略,会比这个有意思的多的多。
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