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爷爷还是某工业局企管科科长。很多事情还是记忆犹新啊,家里人啊熟人都讲我蛮活泼开朗的。 因为家里老头社会地位高又愿意照顾乡里乡亲,比如介绍村里富余年轻劳动力年轻人到城里工厂当学徒,女青年就到服装厂等轻工业厂上班,男青年就去重工业厂里干技术工种体力活,钳工啊,修理工!那时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出口导向型工厂能苦到钱,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啊,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一些私营厂快速的建立起来。 我记得九十年代农村人就热衷于开家庭作坊的工厂,城里人热衷于开店当个体户小老板。那时候结婚没这么挑剔复杂啊,俺们村到城里务工女青年最后都嫁给忠厚老实的体制内二代男啦!
小时候经常来机关大院宿舍区常住啊,所以(能经常接触一些老干部。那时候的老干部可都是两袖清风啊,机关大院宿舍一楼房子都是带院子,我记忆中还有一些带屋檐的老房子(2楼是小阁楼)。还记得一些哥哥姐姐回到家里就写作业做功课啊。为啥公务员事业编公开考试招聘,体制内二代上岸比例大呢,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家风好啊!我家一个双教师家庭的亲戚长辈,他们家里对一对儿女要求严苛啊,每天都督促学习啊。由此可见学习能改变命运,提高一个家庭的社会层次。从小寒窗苦读步入中产社会中坚力量的寒门太多啦!!
寒门逆袭娶到漂亮老婆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啊! 很多体制内无能二代身份就是临时工,正码家里花了那么多茶水钱给红娘,可仅仅换取一些相亲次数,成功率甚至不及千分之一。特别是一些相亲十大几年二十来年的地主家傻儿子,家里通过各种途径和关系,花了那么多人情茶水钱换来你1000多次的相亲机会,硬是没一个女人愿意当你老婆。 俺们农村40来岁穷光棍汉都没人介绍对象。 其实地主家光棍汉40来岁傻儿子和农村无业游民40来岁老光棍本质没区别,不同家境殊途同归的结局唉!
- 来自 北京
- 精华 0
- 注册 2023-5-2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