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火速回应:**厕所正在维修,年久失修导致功能异常**。工作人员解释,这其实是“高科技厕所”——正常情况下,游客一关门玻璃会自动变磨砂,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园方承诺会立刻挂提示牌提醒游客,同时加紧维修。
这种“透明厕所”在四川早有先例。2021年,乐山犍为县世界茉莉博览园就因“单向透明厕所”上过热搜。当时游客描述:在里面如厕时,能清晰看到门外人流走动,“感觉怪怪的”,有人直言紧张得“心里发毛”。景区却称这是“耗资80万的网红设计”,用来吸引游客打卡。
更夸张的是,该博览园厕所后部还设了10多个露天小便池,毫无遮挡。两名男子当场打趣:“你有没有勇气在这上厕所?”景区竟轻描淡写回应:“本来就是观赏性的!”最终在当地旅游局勒令下,才暂停使用并封闭改造。
即便号称“单向可视”,问题也层出不穷。茉莉博览园的厕所被曝鹅卵石墙缝隙大如鸡蛋,玻璃门缝宽近1厘米。游客柳女士亲历尴尬:她正使用时,一个小男孩好奇地把眼睛贴上门缝往里瞅。“如果有人偷拍,防都防不住!”她后怕地说。面对质疑,景区才承诺填补缝隙。
对这种设计,网友态度两极。有人觉得新奇:“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有人分析优点:方便观察排队人数,带娃父母能盯住门外孩子,甚至“边如厕边赏景”。但反对者坚持:**看着门外人影晃动,再高科技也难放松**,更怕玻璃反光或故障导致“走光”。
争议背后,暴露出景区创新与隐私保护的失衡。厕所革命固然需要创意,但若为噱头忽略基本安全感,百万投入反而招来吐槽。透明厕所是风景还是风险?游客的脚会投票——毕竟厕所的核心功能,永远是“安心之所”而非网红背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