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儿也配叫狮子头?
咬下去的瞬间,满嘴肥油滋出来,腻得他赶紧灌了口茶。
"乖乖隆地咚,这哪是狮子头,分明是猪油渣搓的丸子嘛!"老张的吐槽引得邻桌食客直点头。
两年前这家位于镇江西津渡的老店可是块金字招牌。每天不到饭点,门口就排起长龙,食客们伸长脖子往厨房张望,就为尝一口地道的淮扬风味。如今店里冷清得能听见隔壁桌的叹气声,服务员闲得在玩手机。老张是这家店的老主顾,这次特意带朋友来尝鲜,没想到尝到的全是惊吓。
那盘号称"素什锦"的青菜上桌时,油多得能照出人影。老张的筷子在盘边犹豫了半天:"师傅,这菜是用油泡出来的吧?"服务员支支吾吾说厨师手重了。老张心里直嘀咕,这哪是手重,根本是把油当水用。淮扬菜讲究的是清淡鲜美,这油汪汪的一盘,活脱脱是川菜馆的做派。
软兜端上来时,那股子胡椒味呛得人直打喷嚏。老张的朋友老李是行家,一闻就皱眉头:"新鲜的软兜哪用得着这么多胡椒粉?"这话说得在理,淮扬菜里的软兜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只有不新鲜的食材才需要重口味来遮掩。老李夹了一筷子,摇摇头:"可惜了这么好的鳝鱼。"
豆瓣酥更是名不副实。老张记得正宗的豆瓣酥应该酥香可口,眼前这盘却软趴趴的,用筷子一挑就散。"这怕是豆瓣糊吧?"老张的调侃引得邻桌一位大姐接话:"现在的馆子啊,连菜名都敢乱起。"这话说得大伙儿都乐了,可笑着笑着又觉得心酸。
最离谱的是那道排骨,甜得发齁。老李是苏州人,连他都受不了:"无锡排骨够甜了吧?这家的排骨怕是放了一斤糖!"老张尝了一口就赶紧喝水,这甜度简直是在挑战人类味蕾的极限。要知道淮扬菜虽然讲究甜咸适中,但绝不是这么个甜法。
整顿饭吃下来,三个人愣是没动几筷子。看着满桌的菜,老张心疼钱包又不想浪费,最后想了个招——用红茶把菜涮了三遍才勉强下咽。结账时老板还笑眯眯地问合不合口味,老张憋了半天憋出一句:"饱了,气饱的。"
后厨换人的消息很快从服务员嘴里套出来了。半年前原来的老师傅退休,新来的厨师团队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做法。老张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连最基本的淮扬菜技法都走样了。要知道正宗的狮子头得用三分肥七分瘦的肉,讲究的是入口即化;素什锦要的是清爽利落,突出时蔬本味;软兜更得突出鳝鱼的鲜美,胡椒粉只是点缀。可现在倒好,重油重盐重糖,活脱脱把淮扬菜做成了大杂烩。
西津渡这片的老食客们都在议论,说这家老字号算是彻底砸了招牌。要知道在镇江这个遍地美食的地方,做餐饮最忌讳的就是糊弄食客。老张记得蔡澜先生说过,吃好东西人生才美好。可现在倒好,花了钱还受罪,这哪是吃饭,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走出店门时,老张回头看了眼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萦的招牌,现在只觉得讽刺。在餐饮行当里,味道就是生命线。今天敢用劣质食材糊弄人,明天就得准备关门大吉。这道理简单得连街边卖烧饼的都懂,可偏偏有些老字号就是不明白。老张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的话:"做菜如做人,都得实在。"现在看来,这话说得真是一点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