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的一个清晨,山东冠县某村庄,六名计生队员踹开木门,将怀孕七个月的新婚孕妇架上拖拉机。孕妇的哭嚎与丈夫被反剪双臂的挣扎,淹没在拖拉机突突的轰鸣中。村口标语在扬尘中若隐若现:“宁肯断子绝孙,也要让党放心”。
这是“百日无孩”运动中,最寻常的一幕。
一、百日地狱:当计生指标成为杀人执照
“上吊给根绳,喝药给一瓶”
“宁肯流出来,不许生出来”
冠县大街小巷的横幅,宣告着这场运动的残酷逻辑。
1991年4月,因计划生育全省倒数第一被黄牌警告的冠县县委,立下“百日无孩”军令状:从5月1日至8月10日,全县境内禁止任何婴儿出生。
为彻底执行,县政府构建严密的“计生网络”:
跨县调遣执法人员,切断乡邻人情纽带
组建乡镇计生执法队,日薪5-8元(超过乡长日薪)
举报怀孕者可获罚款金额5%的奖励
县城大街搭满临时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羁押着待引产的孕妇。医院西侧两口深水井,深水井填满了婴儿尸体。有位近40岁的不孕妇女,经多年治疗终于怀孕,仍被强制引产导致终身绝育。
二、国策机器:红头文件下的生育绞索
这场惨剧的背景板上,印着1991年5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文件明确要求:“把计划生育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对人口失控者“追究有关领导人责任”。
计划生育的国策化进程早已启动:
1971年首提“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80年《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82年写入宪法成为基本国策
40年间,中国因计划生育累计少生4亿人。2011年宁夏海原县甚至精确计算:少生1500人相当于新增960万元GDP,人均GDP可提升180元。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被碾碎的生育权利。
三、历史反噬:当“少生”变成“不生”
2013年,国家卫计委官员在山东调研时,司机无意间感慨:“山东搞得比较凶”。此时的中国正面临新困境:
劳动力每年减少345万,2023年后将年均减少800万
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2035年将达4亿
出生性别比长期高达117.7(正常值103-107)
2016年,山东冠县出生率降至5.7‰,县委书记曾昭起却官运亨通,最终升任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充满反讽。
四、疤痕记忆:被政策重塑的生育观
“百日无孩”的极端案例背后,是整整三代人的集体创伤。当“双独二孩”(2002年)、“单独二孩”(2013年)、“全面二孩”(2015年)政策陆续出台,生育率却持续低迷——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跌至1.09,全球倒数第二。
某论坛上,山东网友留言:“母亲说当年为躲计生队跳进粪坑三小时,现在催生广告贴满小区,她冷笑:‘当年不让生,现在求着生?’”。
冠县县志记载:1994年,该县出生率降至5.7‰,成为全省计生先进县。那些填满婴儿尸体的深井,早已被浇筑成广场地基。傍晚时分,广场上遛娃的年轻父母们刷着手机,热搜挂着“专家建议征收未育税”的新闻。
当催生成为新的国策,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被政策剥夺了出生权的生命?
转载此文,只为在这个时代记住我们曾经有过的时代。
【全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