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
    百姓话题  >  [焦点话题]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     
    查看: 1996  回复: 26
     27  1/6  1  2  3  4  5  6  > 
    [焦点话题]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      查看: 1996  回复: 26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10-7
    • 行业 教育科研
    •  
    河南事业单位改革: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

    今天上午,话题“河南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冲上微博热搜第二。

    4月9日,河南省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名单揭晓》。其中,河南省委编办“扎实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的改革案例上榜。

    据顶端新闻客户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全文介绍,河南省委编办指出,从实际情况看,事业单位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结构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机构存在职能弱化、业务萎缩,主责主业偏离了公益属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等问题;有些机构存在职能交叉、分散重复设置、“小散弱”比例高等问题;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现象并存。

    在精简机构编制规模方面,河南省委编办在文章中写道: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在合理、可持续范围内,切实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该加强的大力加强上去。
    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同时,对省辖市本级事业机构实行精简比例、机构限额“双控”(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本级事业机构精简比例不低于25%,且保留的事业机构数不超过省定限额),对处级事业机构按照“总量减、市市减、差距减”的思路分档确定精简限额和设置数量,避免出现“一刀切”“鞭打快牛”等问题。改革后收回的事业编制和机构限额,由市、县本级统筹使用,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
    河南省委编办在文章中写道:充分考虑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保持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周密做好涉改人员调配安置工作,不搞“断崖式”精简分流。一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坚持一次核定编制、逐步精简到位的原则,对超出核定编制数额的在编人员,核定同性质、同待遇的编制作为临时过渡,根据减员情况按照“退3收2进1”的办法逐步收回;对经费自理事业编制予以锁定,退一收一。二是创新人事制度管理。细化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政策措施,对因事业单位改革造成的超职数领导人员和超岗人员实行台账管理,给予3-5年过渡期,逐步消化解决。三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完善与公益类别相匹配的财政保障机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则上实行财政全额保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补助,积极推行政府向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由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整合组建的单位,过渡期内可维持原经费渠道和保障政策。
    对于这场以“重塑”之名的变革,河南日报旗下的“顶端新闻”认为是“瘦身”与“健身”并举。
    关于改革成效,河南省委编办从“布局结构整体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保障效能明显提升”三个方面予以总结。
    事业单位公益类别、主要职能及经费供给形式更加明晰,公益属性得到回归强化,初步建立了定位清晰、分类科学、功能明确的事业单位职能体系。
    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
    市县层面,市、县纳入改革范围的事业机构精简44.3%,事业编制精简23%,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精简13.7%。
    将精简收回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如:将省直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下沉县(市、区)5638名,为省科学院、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核定编制3300余名,根据需要加强了教育、医疗卫生、文物保护等相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
    据顶端新闻,郑州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梁思源指出:“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有利于事与业的相匹配,激发发展活力。”通过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使编制向基层倾斜,形成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现代化治理格局,解决基层权责不对等、工作多而人员少的困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12-18
    •  

    一天到晚就知道吹牛逼搏眼球,省直事业单位最低级别就应该是正处级,哪来的科级事业单位,都是骗人的,明明是违规整治,最后变成了大力改革。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9-8-13
    • 行业 其它
    •  

    说明60%都是可有可无的部门,纯纯浪费纳税人的钱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3-16
    •  

    机构改革,越改越多,什么时候见过各级机关有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全是欺下瞒上的说辞。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0-5-23
    • 行业 学生
    •  

    雍正年间田文镜在河南率先推行改革啊




     27  1/6  1  2  3  4  5  6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9426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