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晚,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举行。今年的晚会曝光了哪些问题?节目单显示本次晚会主要涉及不灭菌的一次性内裤、家电维修的收费玄机、增重的虾仁等。
►翻新卫生巾!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
据央视3·15报道,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在厂区,记者从一堆打包好的生产垃圾中,拽出了外观相对完好的“麦酷酷”婴儿拉拉裤和“自由点”卫生巾。公司负责人刘总说,他以260元到14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了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再挑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二等品”。这样在工业垃圾中挑选后翻新的卫生巾,竟能在市场上倒卖到七八千元一吨,其利润之高令人惊讶。
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有采购商前来采购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的婴儿纸尿裤,以及“二等品”的自由点品牌女性安睡裤,“我自己用,我做网店”。此外,刘总还告诉记者,挑选“二等品”剩下的垃圾他也有生财的办法。在一个车间里,地上堆满了各种卫生巾纸尿裤的生产垃圾,其中不乏全棉时代、苏菲等知名品牌产品。
天眼查App显示,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刘成乾,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纸浆制造、纸浆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等,由刘成乾全资持股。变更记录显示,2024年7月,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减至1万人民币。
涉事公司: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
涉及品牌:麦酷酷、自由点、嫚熙、中亿孕婴、好之、米菲、Babycare、全棉时代、苏菲等。
►一次性内裤爆雷:徒手制作不灭菌
据央视3·15报道,2025年1月,记者来到了商丘市,知情人告诉记者,当地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就不会杀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在一些型号的一次性内裤上,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
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联系上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都是在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原材料也随意堆放,布料旁还堆着垃圾杂物,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
记者在商丘市虞城县接连走访了十多家生产厂家看到,车间随意散漫生产的现象不在少数,生产好的一次性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也是工人的餐桌。在车间里,工人正用喷枪往内裤上喷一种特别的液体——“枪水”。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喷在一次性内裤上的液体,其实是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气味不好闻,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触摸,“闻着有一股呛鼻子味儿”。
在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务,他们生产过“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涉事公司:商丘市梦阳服饰有限公司、虞城县博威服饰有限公司、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商丘医笙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虞城县雅恒服装加工厂
涉事品牌:丝语甜、欧诗罗兰、贝姿妍、初医生、浪莎[/size]
►维修刺客啄木鸟:只开个水龙头收费100元
据央视3·15报道,啄木鸟家庭维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家电维修平台,公司宣称在国内300多个城市都有业务开展,在线接单的维修师傅达10万名之多。
记者在网络上查询发现,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在某投诉网站上的投诉量超过6000条。为了真实了解这家公司的内部情况,记者以应聘的方式,进入了啄木鸟公司。培训经理表示,上门维修人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尽办法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收费。如果客户嫌贵,就可以表演一出“双簧戏”给顾客看。两天的入职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记者跟着公司安排的黄师傅去给一位客户更换洗衣机的电机。这一单,黄师傅收了客户659元维修费,换下来的电机卖了60元,成本只有购买塑料电机的91元。接下来的几天,记者几乎每次上门维修都能见识到“新套路”:一位客户水龙头没打开,导致洗衣机无法进水,师傅上门打开了洗衣机的水龙头,收费100多元;燃气灶没电,客户更换电池后没拿掉电池帽,给客户更换成本20元左右的点火器,再将电池帽拿掉,收费250多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维修师傅想尽办法多收消费者钱呢?黄师傅告诉记者,最核心的关键,还是来自家电维修平台施加的压力。维修人员经常会因为报价过低受到公司上级的批评,公司会要求维修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尽可能提高收费。黄师傅表示:“你只能拿到四成回报,公司拿六成,想赚钱只能靠换东西。”由于维修平台掌握着客源渠道,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没有平台,师傅们几乎接不到维修单。
曝光名单:啄木鸟家庭维修
AI机器人一天打10万个骚扰电话,起底“外呼”业务黑色产业链
这一年多来,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所谓“外呼”业务的广告,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市场上俗称“电销”。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甚至还宣称可以通过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
根据这些“外呼”网站上的联系方式,记者前往多地进行调查,眼下,使用所谓人工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已经成为外呼这个行业的主流。使用这种外呼智能机器人,效率比人工高出数倍,首先是机器人不知疲倦,可以日夜拨打营销电话;其二,这些所谓的智能机器人输出的声音由真人录音制作而成,让接听用户难辨真伪,从而更能提高接听率。
在这家名为智优擎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里,记者看到,这是一家从事外呼业务好几年的企业,该公司对外宣称曾服务过的企业有5000多家,眼下,他们宣称已经是市场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技术上的第一梯队。
记者了解到,拨打电话的线路分为实商和虚商两大类。移动、联通、电信这类传统电信运营商被称为实商,旗下的手机号码一般来说服务于普通消费者,被称为“大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虚拟运营商,业内统称为虚商,虚拟运营商同样发售11位的手机号码,大部分都是17或是16等数字开头,业内被称为“小号”。
不仅如此,这些电销公司还会使用特殊的软件,在使用虚拟运营商的“小号”做电销时,可以隐藏电话的真实地址,系统会根据被叫号码属地自动匹配当地的号码,隐藏“小号”的真实号码,以此骗取被呼叫手机用户的信任,接听电话。这种技术被业内称为“打显”。
看似有着严格监管的电话销售行业,在采访中却被外呼公司利用各种手段一一化解。利用获客软件偷取消费者电话号码,虚拟运营商有大量的“小号”,再加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所谓的科技加持,市场上外呼公司的电话销售产业链条,就这样快速形成。
曝光名单: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优音通信有限公司、淘金你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沃创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众易联科技有限公司、飞鸽传书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亿客众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斤虾仁7两冰!央视曝光“保水虾仁”,虾仁中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商家们解释,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制剂,一般呈白色粒状或粉末状结晶,亲水性强,能在加工时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处理水产品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
商家们纷纷做出保证,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同时接到群众举报,称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
这家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水百分之二十,意味着虾仁吸收水分之后体积变大,重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地面上并排放着几个黄色大桶,桶里青黑色液体中搅拌的正是泡药的虾仁。
生产企业究竟会违规添加多少保水剂呢?一家企业的生产线,不能说明问题,记者继续来到另一家工厂——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
保水剂成了虾仁增重吸水的一个重要工具,毕竟水比货压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这就是多出来的企业利润。而且卖相好、口感还脆,价格还可以卖得更高。
在湛江良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出一款虾仁样品,告诉记者,这是质量上乘的产品,所用的虾是蛟塘虾,由本地新鲜虾制作而成。为了保证虾仁的口感,保水率只做到了16%到18%。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水剂添加量的多少一般由虾仁的价格决定,价格高的虾仁保水率相对会低一些。保过水的虾仁,吃起来又滑又嫩,销量很好。但这样的保水虾仁,工作人员自己却不吃。
记者在与多家水产加工企业的接触中了解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保水剂的添加,已经成了他们一个增加产品重量、强化虾仁口感的挣钱法宝。
连云港鲜知肴食品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给电商平台供货,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这里的环境令人担忧。狭小的房间脏乱不堪,工人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直接将冻虾仁装袋称重、封口后发货。
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7.57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51.4%;
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12.5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145%。
曝光名单: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