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LI)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可高达 46.9%~70.0% 1,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 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水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锌等。故本文就乳糖不耐受的发病原因、临床分型、治疗方法等做一概述。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存在于乳和乳制品当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有些人产生乳糖不耐受的原因是其机体内缺乏乳糖酶。正是由于缺乏乳糖酶,人吃进去的乳糖就不能被分解成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而吸收入体内,从而导致出现腹痛、腹胀等一系列的症状,这样的病症,我们称之为乳糖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




人体吃进去的乳糖,当它进入结肠时,可以被细菌发酵而生成一些短链有机酸(例如醋酸、丙酸和丁酸等),以及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在人体内,乳糖发酵的过程还会可以引起腹痛、肠鸣、腹泻等一系列的症状,这一现象,在医学上就称为乳糖不耐受。


在医学上,乳糖酶缺乏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这是因为某些人机体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致,一般来说,这一种类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这种情况就是指因为某些原因所导致的小肠肠粘膜上皮的损伤,从而致使人出现暂时性的乳糖酶活性低下。导致以上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它包括感染性腹泻、乳糜泻、局限性回肠炎、营养不良和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


3、原发性乳糖酶缺乏(也称为成人型乳糖酶缺乏),这是由于乳糖酶活性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所引起的,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发生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婴儿断奶后就开始出现。在我国,比较多见于7-8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


饮食治疗方案

1.  选择饮用酸奶3
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通过产生 β-半乳糖苷酶可降解乳汁中的乳糖;此外,酸奶的半固态状态也会延缓胃排空和减轻胃肠道运输负担,从而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

2.  少量多次饮用牛奶
分次喝牛奶不但可以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同时还可刺激肠道产生更多的乳糖酶。但此方法仅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另外避免空腹饮牛奶,如选择在餐后 2 小时或者饮用牛奶前食用一些其他东西(如面包、饼干等)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  饮用去乳糖或低乳糖的奶制品
对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患儿需长期应用去乳糖奶粉喂养,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牛奶均不含乳糖。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者的临床症状与进食乳糖的量密切相关,因此如有严重症状可先应用去乳糖奶粉喂养,待症状缓解后再选用低乳糖配方奶喂养,之后可逐渐增加摄入乳糖量或少量多次以建立乳糖耐受。


4.  食用含有乳糖酶的奶粉
此种情况的消化吸收与奶粉所含乳糖酶的量相关,乳糖酶含量多的奶粉消化吸收相对较好。


5.  食用含单糖类食物
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果糖。选择含有此类化合物的食品来代替含乳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人体更快的消化吸收。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患儿还会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排便或经治疗后腹泻好转。肠绞痛少见,常发生在病程中,但也可发生在腹泻前。

[ 本帖最后由 四院韩路 于 2021-1-10 12: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