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长时间没来这个版块了,工作太忙。出考卷 改作文 ,复习备课 恨不得一天48个小时。今天一来看帖子 忍不住说几句。
第一 有人发帖子说 中考基础知识的背诵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我告诉各位 这个帖子的作者所举得例子不是镇江中考的背诵范围 ,提供的办法对镇江的8分默写也没有完全作用。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镇江的默写的难度,规则和目的。
第二:有人发帖子说,帮忙归纳了200个常见错别字 我一眼就看出这个人不知道从那下载了材料,随便贴上来的。他对镇江中考没有任何的研究 镇江中考没有专门的考错别字的题目。而且当今中学语文,早已经把错别字的考察放到了日常的语段中训练 不再作为成语来考察。
第三:有人说,中考作文过阅卷老师的淘汰三眼 这个帖子我该怎么说呢? 他知道镇江中考不写议论文吗?那他还举议论文的例子干嘛呢?他知道镇江中考作文阅卷的规则和步骤吗?他说第一眼是字迹 我就知道完了,把学生带坑里去了。
热心是好事,但是误导学生就不好了 发帖之前 请先研究。不做调查就发出来,会闯祸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11-16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9-5-3
- 行业 其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10-22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6-8
QUOTE:
原帖由 心远妈妈 于 2022-9-1 13:53 发表
想请教下老师,为什么镇江中考不写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时初三上学期的学期教学目标。而不是整个初中的教学目标重点。课本在初三上学期才安排规范的议论文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学写浅显的议论文。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到了初三上学期,才开始有辩证的思考特点。这个时候才能学习议论文。早了不行,因为议论文写作的难度极大,考察了作者的精炼的笔法和缜密的思维,以及强大的阅读储备。所以,中考从来没有把议论文作为考察的重点。但是,总有一些学生,大约100个里面出一个,这是我在批改中考试卷的时候估算出来的,能够写出还算不错的议论文。所以,为了照顾这些数量很少的学生,中考的作文题目从来都是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并且明确说了文体部限。但,文体是能写出合格的议论文的人,大概100个出1个啊 ,所以,非要学写议论文,就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啊。而且,记叙文偏题了,分数不会太低,议论文一旦论点偏题了,分数会给得难看。这里面的轻重,考生要掂量啊。想请教下老师,为什么镇江中考不写议论文?
而且,越是冲一中镇中的学生,越喜欢写议论文,为什么呢?洋洋洒洒,谈道理多爽啊。挥斥方遒的。殊不知,考生所谓的人生至理,在阅卷老师看来都是浅显的。你想想,16岁的初三学生写人生道理给我们这些50岁的人来批改,这分数能有多少?好比我这年纪的 再也不敢在杨绛,余秋雨面前讲岁月静好一样。
所以作文翻车比例最高的是冲一中镇中的学生。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4-17
体现进阶 关注情境
尊重差异
陆其勇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今年的中考是“双减”政策发布和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公布的背景下的首次中考,命题充分释放了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和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今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跟2021年中考卷作文大体一致,作文题由材料、写作引导、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既有材料的启示,也有引导语的限制,通过“启示”引导考生体验、思考与感悟。
在作文试题命制上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
1.落实“双减”政策
作文命题具有延续性,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有效防止套作,着眼基础,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以学定考,有效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2.遵循课标要求
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尤其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特点、优点、缺点,抓住一点即可。“其实”又让行文不呆板,有波澜,从而写出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3.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特点
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作文命题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命题本身既注重层次性,又着眼差异性,能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在命题的指向上,又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
1.体现思维发展的进阶性
作文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优点与缺点的对立面之间,又用特点来提升格局。用“其实”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提升思维品质。
2.关注题干隐含的情境性
作文命题一样是要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而作文命题的情境性隐含其中,比如要表达其实是优点,就要有一个之前不认为是优点的认识的过程性情境,而这种特定情境中的创意表达正是检验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依据。
3.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
三个点的选择既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识别题干中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体会写作中的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从而用语文的意识,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同时在选择好一个点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又能展现学生表达的差异性,如何把“其实是”得以充分展开,写自己的顿悟,写自己的震撼,写自己的遗憾,写自己小心翼翼地细腻,写自己灵魂深处的惊雷。其实也是在写作里自赎,让我们变得温暖、沉静、理性、也更有人性。这种认识转变的体验、思考、感悟,让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化表达得到足够的阐发、尊重和理解。
尊重差异
陆其勇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今年的中考是“双减”政策发布和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公布的背景下的首次中考,命题充分释放了服务“双减”改革的鲜明信号和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今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跟2021年中考卷作文大体一致,作文题由材料、写作引导、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既有材料的启示,也有引导语的限制,通过“启示”引导考生体验、思考与感悟。
在作文试题命制上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
1.落实“双减”政策
作文命题具有延续性,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有效防止套作,着眼基础,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以学定考,有效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2.遵循课标要求
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尤其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特点、优点、缺点,抓住一点即可。“其实”又让行文不呆板,有波澜,从而写出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3.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特点
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作文命题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命题本身既注重层次性,又着眼差异性,能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在命题的指向上,又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
1.体现思维发展的进阶性
作文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优点与缺点的对立面之间,又用特点来提升格局。用“其实”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提升思维品质。
2.关注题干隐含的情境性
作文命题一样是要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而作文命题的情境性隐含其中,比如要表达其实是优点,就要有一个之前不认为是优点的认识的过程性情境,而这种特定情境中的创意表达正是检验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依据。
3.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
三个点的选择既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识别题干中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体会写作中的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从而用语文的意识,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同时在选择好一个点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又能展现学生表达的差异性,如何把“其实是”得以充分展开,写自己的顿悟,写自己的震撼,写自己的遗憾,写自己小心翼翼地细腻,写自己灵魂深处的惊雷。其实也是在写作里自赎,让我们变得温暖、沉静、理性、也更有人性。这种认识转变的体验、思考、感悟,让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化表达得到足够的阐发、尊重和理解。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6-8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