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三年级后开始不听话了,孩子越来越不服管,家长不禁担心:这是到叛逆期了?今天我们来说说亲子沟通。
其实,“孩子变得不听话”是表面现象,背后实质是家长与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没有有效的沟通。
孩子小时候没有太多反抗力,所以父母说的即使他内心不认可,但还是会照做。等孩子大点了,拥有反抗力,被压抑的部分就开始暴露。
我朋友孩子简简已经读高中了,成绩不好,老师都在劝家长干脆直接走职业院校算了,他这个样子成绩上不去的。朋友特别焦虑,简简没好朋友,回到家就什么话都不说,唯一喜欢的事情就是网络游戏。朋友除了急都不知道怎么说教简简了。
简简其实小学时又乖又体贴,朋友呢是个控制心强且易焦虑的人。总是容易各种担心,所以会有很多“不允许做的事”。
而简简爱自己妈妈,不愿意违背她,不想与她起冲突,但孩子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受父母重视和理解,他就干脆不说好了。因为“反正说了也没有用”。
这就是典型的从小爸妈没有亲子沟通意识,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带来的恶果。
其实当孩子在小学时,我们就可以把她当成年人来交流了。具体如何做呢?
一、先听
小时候孩子总是愿意跟我们说很多话的。
当我们总去否定孩子的话后,孩子渐渐变得越来越不爱和我们说真实想法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很兴奋的和人分享时,对方不认可你,你会愿意再继续和这个人说这件事吗?良好的沟通前提是“尊重”,就是安静的听孩子述说。
绝对不要:
总否定他:“这有什么意思?一天总瞎想。”
总打岔他:“你今天作业做完了吗?”
实际没事但逃开:“去找你妈妈去,我忙着呢”。
二、认可孩子的情绪,再聊看法
孩子和你说自己的事,就想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希望被父母关注。让孩子感受到重视很简单,就是在听他说了以后认可他的情绪,而不是就事情的对错一开始就给标准,举个例子。
我3年级时,有同学找我借钱,我借给了他,下午同学翻倍还给我说是利息,我特别高兴。后来又有同学找我借钱,我就和同学谈条件,借了是有利息的。当我收到第三笔利息的时候就特别高兴的告诉爸妈这件事。
爸爸很凶,说我耍小聪明,贪财。妈妈笑眯眯的说,女儿还有点经商头脑呀,但这样以后同学会不会不愿意和你玩了?
妈妈和我一样开心让我觉得受到认可,她再引导我思考这件事是好是坏,就更容易接受。爸爸一开始就这样说“不要这样,不要那也”反而让孩子的我不知所措。
绝对不要:
随意评价孩子的行为是好还是坏。
三、放下对错,关系为王
有时,孩子不认可家长的话,家长也觉得自己有道理,比如晚上几点钟睡觉,比如提前完成作业,孩子不接受建议,就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先去做。尊重他的决定,以保持良好关系为前提。这不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做法是对的,而是不争辩,用事实来说话。
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当孩子一意孤行碰到困难时,要及时询问孩子,帮助孩子,当下就是最好的因材施教好机会。孩子会很容易意识到方法的无效性,以后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
如果我们总不让孩子做决定,长大以后孩子也不会真的赞同我们的决定,而是懒得做自己的决定,当我们诸多小事都尊重孩子的选择,那在大事上反对他时,他才会更接受。
绝对不要:
一直唠叨:“我说的都是为你好”,
指责孩子:“你都这么大了这么一点都不懂事呢?!”
威胁孩子:“你要是再这样妈妈就不理你了!”
胡搅蛮缠:“你必须听我的,我是你爸(妈),不听就是你的不对,你就是一个不听话、不懂得尊重父母的人!”
四、灵活掌握方法
任何沟通技巧都需要灵活掌握。
亲子关系这件事直白点就是:我们关系好,所以他说的会听;但首先,孩子说的话家长得听进去,不要总把“孩子不懂事”作为懒得去理解孩子的借口。
五、家长自己成长
教育好了,真正轻松的是我们家长,教育不好,到头来家长会越来越累。
之前看到做父母有五个层次:1.给钱,2.给时间,3.反思自己教育方法,4.不断调整进步,5.支持孩子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家长自己先成为榜样。
我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听话都是想控制孩子,当我们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并给了他们恰当的满足的时候,孩子自己知道界限在哪里。
祝愿所有看到本文的家长都是孩子的好榜样,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