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课堂笔记该怎么记,这些好方法孩子能用到大学
    家有学子  >  [中学话题] 课堂笔记该怎么记,这些好方法孩子能用到大学     
    查看: 4784  回复: 1
    [中学话题] 课堂笔记该怎么记,这些好方法孩子能用到大学      查看: 4784  回复: 1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6-2
    •  
    课堂笔记该怎么记,这些好方法孩子能用到大学

    提起课堂笔记,

    哪个学生上课没有记过呢?

    但其实,做好笔记可是一门学问。


    为什么有些孩子上课认真、笔记工整,

    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反而不到位,

    再翻看笔记也没有帮助?


    为什么有些学生寥寥几笔,

    就把知识框架印在脑子里,事半功倍?


    想学习进步,

    从真正学会记笔记开始吧!


    记笔记的目的

    1.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就是再一次加深你对内容的记忆。古人所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道理的。


    2.复习

    便于阶段复习,例如高三学生的数轮复习等等。笔记记下来的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以后复习时可以加快效率。


    3.理解能力

    抄写耗时的同时让我们的思维慢了下来。手写的时候,眼睛在看,大脑在想,在这样的慢频率下,你可以仔细揣摩,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注意力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防止溜号走神。但同时应该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5.归纳整合能力

    整理笔记可以锻炼我们对文本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又是一次对内容的理解和整合。


    记笔记到底在记什么



    可能很多同学记笔记,都会陷入一种矛盾之中,课堂上又要记笔记,又要听课,一心真的没办法二用呀!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你可能需要先来了解一下,记笔记到底在记什么?


    1.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如果没办法及时做记录,建议大家先听老师讲,然后记录老师的纲要部分和重点部分,这样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其他地方等课余时间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学的笔记作补充,再巩固一遍。


    2.记思维

    记笔记,如果仅仅是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一遍,效率会低很多。尤其是理科,可能基础的知识点倒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老师在推导某一个公式时候的思路,以及老师解题的小技巧。


    3.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也很需要你对笔记的内容进行分层,将其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给标注出来,便于时刻提醒自己。


    4.记补充点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肯定还会有很多额外延伸的东西,也是需要大家加以注意的,自然不能错过。


    5.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的模式是——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记笔记的误区



    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

    记笔记并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而是为了帮助理解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不然直接看书岂不是更加简单?


    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


    什么意思?就是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的呀,可是你们自己抿心自问,自己做的笔记翻过几遍没?都成过期杂志丢一边了······


    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

    笔记应该是在后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的。一方面需要你进行补充,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笔记本,进行专题的凝练。


    记笔记的技巧



    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自己能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对于一些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8-11-10
    • 行业 教育科研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5088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