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中考语文别再盲目刷题了
    家有学子  >  [中学话题] 中考语文别再盲目刷题了     
    查看: 13234  回复: 21
    [中学话题] 中考语文别再盲目刷题了      查看: 13234  回复: 21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中考语文别再盲目刷题了

    今天都年二十八了,室外温度零下,亦如眼前的经济,让人顿觉寒意袭来。放假了,就要休整情绪、调养身心,睡了个懒觉。睡眼朦胧间似乎看到几位像是初三的孩子,还奔波在上小课的路上,寒风刺骨,不免有点心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省吃俭用,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优渥的学习条件,也是无数个中国家庭面临的最大的事情。

        的确,离2024年5月中考一模只有三个月,6月的中考也是只有一百多天,“不急太监急”很多家长开始焦虑,不断督促,但有的学生依然心态“良好”,导致了家庭关系也变得火药味十足。

        怎样有效复习,少走弯路?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还是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管用吗?

        有时看着孩子盲目地刷题,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觉得有必要跟孩子讲一讲中考语文的关键点。

    首先镇江中考不同于其它城市,更与北方的中考大相径庭,镇江中考总分是120分(阅读50分、作文50分),就拿一江之隔的扬州来说吧,人家是150分值(阅读59分、作文63分)。时间都是2.5小时。

    一张试卷仅卷面的字数就有5700-6000字,一般22道题(含作文)在2.5小时内,阅读完还要写出约1500字的答案,再加不低于600字(650-750字最佳)的作文,对于写字不快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

    阅读时间100分钟,要完成那么多题,阅读、思考、过滤、提炼、组织思路答题等等,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平时对真题的熟悉,反复的磨练,当然还要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到了作文最好能剩下55分钟,45分钟是标准时间,如果前面用时太多,就会有人心慌作文写不完,导致草草结尾。

    有的家长拼命让学生背古诗词、文言文、背课文,告诉你,屁用没有,古诗词8分(7分课内,1分课外)难度系数极低,这也是初中3年学了6本语文书仅考的几分,如果都错了,干脆学也别上了。

    文言文13分,课外,人物传记类,多看看镇江历年考的内容就知道了,不用刷题,掌握方法,“留、对、换、补、删、调”不是背着玩的,加上谁人做的啥事,是个啥人,就搞定了。

    名著阅读,别傻乎乎读书读书了,一不小心就成了书呆子了,重点章节,几个人几件事记清楚就行,实在不行看电影电视剧都行。西水儒骆多下点功夫,童、简、钢、星等等走马观花,就是节约时间的法宝,良心老师说的话。

    改错题,家长别坑自己孩子做题了,什么书店的题都不用看,自己的孩子自己疼,10年镇江中考试卷里的改错,看一遍,换汤不换药,别跟我辩解,你看了就明白,完美!!

    材料分析题,增加了很多,别被吓到了,都是纸老虎,跟说明文一样给你送分的,怕什么,多多益善。

    议论文现在考的越来越不像个议论文,啥题都问,这几年,我们亲爱的丁老师肯定是更爱“美”了,不是山水美就是艺术美,模考、中考一个味道,同学们翻翻旧资料就知道了。

    小说、散文是拉分神器,题目含义、赏析画线句子、结尾作用等等,功夫在课外,作文编故事是个技巧,三言两语说不完,马上过年了,去买点瓜子花生,有空咱们接着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3-30
    •  

    中考语文多少分算学得不错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就语文来说,80分以下想上高中,需要拿别的课目分数来弥补;过80分高中临界线;过90分优秀;过100分傲视周遭、典型语文学霸;过105分凤毛麟角;过110分一骑绝尘基本是文科状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
    • 注册 2009-3-1
    • 行业 其它
    •  

    我家语文倒是还是,基本九十多有时候能过百,可就是物理化学搭姜啊,六十多分,愁死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7-1-26
    • 行业 广告媒体
    •  

    孙老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7-11
    •  

    留、对、换、补、删、调,老师能具体讲讲吗?谢谢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9-11
    •  

    家有初一娃。老师说说这届初一会省统考吗?




    • 来自 浙江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9-7
    •  

    广告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5-23
    • 行业 医疗卫生
    •  


    QUOTE:
    原帖由 先为力胜 于 2024-2-8 17:53 发表
    家有初一娃。老师说说这届初一会省统考吗?
    很简单的道理,这一届教材全省统一了吗?
    每个大市教材都没有统一怎么统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4-4-10
    •  

    全省教材是还没统一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QUOTE:
    原帖由 ice123456 于 2024-2-8 11:42 发表
    留、对、换、补、删、调,老师能具体讲讲吗?谢谢

    这几天过年变懒了,吃吃喝喝逛逛,下午才打开电脑,看到留言,忍不住再啰嗦几句,不喜看客,请勿妄自揣度。

    文言文翻译,如果是讲讲故事可以自由发挥,越精彩越好。但是考试,就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掌握一定的方法!!

    1、留,年代、地名、官名、人名、别称、冠名、庙号等特殊称谓,专有名词等等,留着就好。

    比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搞懂一个“”字就可以了,与2024年1月九年级期末试卷《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一个意思,就是“贬官”。“守”就是官职“太守”,多简单。

    翻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巴陵郡的太守。

    2、对,对应原文,字字落实。初中文言文翻译与古诗词翻译一样,不能大致意思(意译),要求每个字都要体现出来(无实际意义的虚词除外)。

    比如2023年镇江中考试卷中,乙文《资治通鉴》中①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为“这是”;“子”为“你”;“厚”为“丰厚”;“币”为“钱币、财务”;“事”为通假字“伺俸”;“吾”为“我”;“左右”为“左右的人,身边的人”;“以”为“用以”;“求“索取”;“誉”声誉、好处、利益等”。翻译为:这是你用丰厚的财物伺奉我身边的官员来索取声誉(的原因啊),看是不是每个字都有所体现。

    3、换,换就是替换,把古代汉语中的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以方便理解。最常考的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往往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会引起歧义,如何准确释义翻译,古代意思换成现代汉语常用句子、格式,对学生文学常识有一定要求。

    比如:古文中的“妻子”就要翻译成“妻子与孩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白丁”代指“渊博的大学者与知识浅薄的人”,《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补,古代汉语常常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数词也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那么在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把古代汉语缺失的部分,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补充完整。这样,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歧义,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使用,包括断句,都需要用到补的翻译技巧。

    比如苏洵《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翻译:赵国曾经与秦国进行五次战争,二次战败三次战胜

    5、删,文言文虚词、语气词,无实在意思,删去不用。比如《望岳》“岱宗夫如何”中“夫”;《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的“云”就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就不用翻译。

    6、调,就是调整语序,顺应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2022年市区月考《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是后置定语前移,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再如:镇江中考试卷中《曹刿论战》中“何以战?”宾语前置,可调成“以何战”。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老腰都痛了,学生一看就明白是方法。

    想学好文言文,一言以蔽之,就是多读,而不是傻乎乎地去背。小学时可以接触《世说新语》、《小古文100篇》,初中读《古文观止》,高中多看诸子百家的作品,经、史、子、集,都涉及一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对作文、历史、都大有裨益。



    [ 本帖最后由 行者如风 于 2024-2-13 17:1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2-27
    •  

    怎么联系?我家六年级,想找一位语文老师,衔接初中,周末能上课吗?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学生语文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留言,我看到后会尽力回复,我不怎么来论坛可能回复不及时,但看到一定会回的。声明:本人仅交流学习,不招学生,也不会主动联系任何人,抱歉!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镇江中考作文,从来都是命题作文,对于上学期期中材料、期末的议论文,全当是让你见识一下议论文。

            镇江初中写作


            1.写作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直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多练习目常应用文。


            6.能从文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通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练习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0-9-25
    • 行业 其它
    •  

    语文就是一门玄学,我娃中考语文分数比高考语文分数高。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考试评价的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决定了中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开放性,多元性,全国各地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主要的命题形式有全命题、半命题、话题、材料和选题作文五种题型,选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比例稳步增加,话题作文的比例逐年降低,呈现出选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双题竞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双题垫底”、半命题作文居中并小幅上升的题型格局。


            在文体要求上,中考作文从“文体不限”到“文体自选(定)”,并在以记叙文居多的同时,于2011年首次出现议论文的身影,在选用素材上,中考作文立足于考生“我”的视角,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一我和家庭一我和学校一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引导考生写“我”,写“我”的心灵生活,写“我”的成长历程、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极个别题目还延伸到“我“的想象世界,在作文的主题取向方面,中考作文更有着明显的“以作文育人”的倾向,注重培养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考生体验成长,体悟生活,思考人生,关注社会,可以说,中考作文不仅引导考生学习写作与学会写作,更注重启智育人,引导考生成为一个思想者。


             


            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全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具有特殊的价值。当前,在中考作文命题中,一些命题者从选拔性考试的角度,把提高作文的区分度,统一评分标准、避免抄袭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种趋势决定了全命题作文会继续升温。


            全命题作文在形式上具有明示性特点,一是直接命题,命题时没有半句多余的话,题干由“题目+要求“组成,简洁明了,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一目了然,二是比喻(象征或引申)命题,题目具有一定的喻意(象征义或引申义),考生必须先明确题目的深层意蕴,然后才能紧扣主旨作文。如“脚印”,“脚印”可以比喻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三是配有提示语的命题,提供材料或提示语,题干由“提示语(或材料)+题目+要求”组成,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后,再按要求作文。四是选择命题 即同时提供两个或多个作文题目,考生选做一个。


            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具有限制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特点。全命题作文规定了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按照同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不能更改题目,这就是全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同时,命题者在规定作文题目时,又给考生留下发挥个性的联想空间,启发考生从一个概念、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出发,展开联想, 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未来的生活情景,或对此进行理性思考。


            命题者还引导考生重视关注自我,关注心灵,关注社会,启发与鼓励考生写“我”的生活,抒“我”的情,议“我”的想法,“以我手写我心”。


            写作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在审题上狠下工夫,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切题,因此,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题目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和重点,以及所暗示的选材特点和文体要求,找准“题眼”,确定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结构巧妙精致,内容新颖精彩,语言精练生动,作文的价值也会大为“缩水”,很难得到高分。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要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题眼,就是标题中最为关键的词。题目的构成类型,就能标示出题目的“眼睛”。偏正短语的题目,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往往是题眼;动宾短语的题目,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往往是题眼;主谓短语的题目,谓语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往往是题眼,等等。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目中的程度副词“最”就是关键词语,作文中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突出“爱”之“最”,这样不仅能够切题,还能做到主题鲜明,突出。


            二是要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确定题目中的各个词语的深层意蕴(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情境义)。词语间的人物限制、数量限制、修饰性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关系限制等也都要咀嚼一番,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写作的要求,如“走过风雨”这个题目,“风雨”就可以比作经历的挫折、困难、磨难,等等,“走过”可以理解为“战胜”等意。


            三是对题目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对题目中略去的、需补充的内容多问几个“谁”干什么”为什么”“结果如何”等,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还可以问题目的关键是什么、题目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可选择哪些材料、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用什么结构写,等等,以切准写作的中心和内容,以及计划文章的结构等,比如曾出现中考作文试题”醒”,这是一道形式简单、题蕴丰富的作文题。什么是“醒”?“醒”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某个(些)人、某件(些)事、某种事物的触动而生发感悟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的提升过程;是一个人学识、品格,信念等自我完善的过程,谁“醒”?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他;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为什么“醒”?怎么“醒”?结果如何?这类问题使题目具有开放性与多元性,再如“走过风雨”这个题目,事题时也可追间什么是”风雨”怎样的“风雨”,“风雨”可以指哪些事,什么是“走过”,谁“走过风雨”,如何“走过”,为什么会“走过”,“走过”之后是什么,“走过”之后有什么感受,等等。比如2014年镇江市中考作文题“走近了才知道”,就可以用以上的思路提示来好好解读一下。


            思路提示:扣住题目中的每个关键词语细细推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谁走近了?”“走近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谁走近了”中的“谁”可以是“你”“我”“他”:“走近了什么”中的“什么”可以是“人”事“物“景”;而“知道”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事实,也可以是一个道理,甚至是一种感觉。


            整体感知题目,不难发现,“走近了才知道”是一个短语,包含“走近了”和“知道“前后两个部分,中间以“才”连接,这就告诉考生“走近了”是“知道”的前提。


            换句话说,“知道”的内容,是建立在“走近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必须要将“如何走近的”写好,也就是一定要突出“走近”的方式及过程。


            那么“走近“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呢?


            这就需要考生好好理解“走近”这个词语了,其实,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实”可“虚”,如果理解为“走过去到达近前”,那就是实写“走近”如果将“走近”理解为心理上的“接近,靠近,亲近”的过程 那就是虚写“走近”。


            对“走近”这一词语的不同理解就是对“走近”方式的思考与选择,写作时只要都能凸显“走近”的过程就没有高下之别,只不过,实写“走近”较难凸显过程,而一且不能将“走近”的过程写出来,文章的生动性一定大打折扣,只是一个事实或道理的简单交代,容易流于肤浅。


            再比如2019年镇江市中考作文题,就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审题:


            “难得”是一种感受或认识,是不常发生的情况与平常情况对比后产生的。“这样”是指示代词,指示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可指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在特定情境中,人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可能产生“难得这样”的感受。“难得这样”表达的感情可以非常丰富,得到的启发可以多种多样,引发的思考可以发人深省。


            再如2020年中考一模作文《闲》、中考作文《查》,之前就有调研考试及作文大赛中不断释放信号,如《诚》、《恒》等等,遇到这样的独字题目不妨把这一个字组词,放到一定的语境中,落到实处,比较好写了。


            又如2023年镇江中考作文“天气牵动   的心”,命题者一直坚持走一条“实、活、思”的作文写作之路,让学生有方向、有兴趣、有愿望、有能力去表达。


            题目里面涉及到两个概念“天气”与“心”,都是学生熟悉的、真实可感的。“牵着”也是学生能体会到的“动态心理”,以“亲历者”或“观察者”的角度鼓励学生精心选择,写熟知的事情。题目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使学生“有物可状,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言”。此外,命题者一如既往用朴实的提示传达对学生的温度,让学生有选择方向,在审题上几平没有任何障碍。


            题目虽然质朴,但绝不是淡而无味,而是简约不简单。本次命题的“活”主要体现在那根横线上,随着横线上所填内容的变化,学生选材灵活,表达灵活,立意灵活。表达形式多样,可以写记叙文,写天气引发的某人的故事及激荡起的内心情感:可以写说明文,介绍天气与人内心的某种科学联系:可以写议论文,思辨天气对不同的人的影响。根据选材、表达方式的不同,立意也会呈现更多样态。


            好的作文题让学生愿写作,产生表达的冲动:让学生爱写作,引发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多思考,激起心灵的震撼。正如一位名师所言:写作其实就是一场思维的过程。天气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我们”也是一群寻常的人。可是,如果我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辨,小人物,


            镇江历届中考中已经多次看到,没有多少新鲜感,掌握平时课堂的训练,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是模考及平时调研考试中的风格,再次呈现。


            总之,镇江作文最佳文体是记叙文、散文,题目实的,虚写;题目是抽象的实写,最佳结构:虚---实---实---虚,自然能写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感觉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剩下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只是划定一个写作范围,在选材、立意上考生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


            虽然镇江历史上半命题作文只出现过一次《又见——真好》,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半命题作文成了中考的新宠,所以我们不得不引起关注。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度自主化,半命题作文既体现了命题的思想,又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要写好此类型的作文,第一步非常关键。那就是补题。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认真阅读并提取题目中提示语的隐含信息。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或有关文章体裁;或暗示作文中心、感情;或框定了选材范围;或明确了填词拟题的要求。


            其实,镇江的很多题目,看是全命题,但破题立意时你会发现,也是半命题的范畴,如《补》、《偏偏是他(她、它)》、《那一刻我没有回头》、《天气牵动   的心》都是需要考生补题。请同学们掌握补题的三个技巧: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如题目:“珍惜所拥有的”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孝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朋友、师爱、友情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敬业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信心、忍耐、坚强、善良、智慧等


            2.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字左右,我们要求写到700字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就越大。


            半命题作文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拿捏不准。补入部分涵盖范围过大,文题就变虚,写起来就难于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切记,补入的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通常有一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题目的范围具体了,写作的难度系数就降低了。


            材料作文


            镇江乃至江苏中考中几乎没出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立意,然后自拟题目,回归到命题作文的范畴。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QUOTE:
    原帖由 钓在江边 于 2024-2-22 15:37 发表
    语文就是一门玄学,我娃中考语文分数比高考语文分数高。
    真棒!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QUOTE:
    原帖由 先为力胜 于 2024-2-8 17:53 发表
    家有初一娃。老师说说这届初一会省统考吗?
    省统考前年一阵风刮过,再也没有下文,今年明年依然各设区市出题,镇江还是老风格,这周学业调研作文《变》,说明镇江试卷模式没有变。




    • 来自 北京
    • 精华 0
    • 注册 2014-4-15
    •  

    我家这个语文愁死人了,今年初二,这次月考好的孩子111,我家只有94,怎么弄,差距那么大,光作文扣了12分。小学时候,语文很好,经常90多,作文经常是范文是被老师讲评,到了初中,作文反而拉后腿,怎么就不拔尖了呢!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4
    • 注册 2003-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QUOTE:
    原帖由 蠢笨猪猪 于 2024-3-31 10:43 发表
    我家这个语文愁死人了,今年初二,这次月考好的孩子111,我家只有94,怎么弄,差距那么大,光作文扣了12分。小学时候,语文很好,经常90多,作文经常是范文是被老师讲评,到了初中,作文反而拉后腿,怎么就不拔尖 ...
    这次不是镇江统考,试卷难度也不一样,三中考得试卷最特殊,外国语、江南、润欣都是正常标准试卷。一般来说94分中等偏上,初二的作文要求是记叙文,初三偶尔会考到说明文(硬币、烧开水之类),议论文局限在初三上学期末,到了真正中考基本还是记叙文为主,散文类、议论性不是主流。
    现代文阅读理解多读一些大家的文章,学生难以把握的是情感类。难度由高到低排名:散文类、小说、议论文、说明文(几乎不考)、材料分析。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
    • 注册 2009-6-3
    • 行业 IT 通信
    •  

    写作文这件事,本质上是看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怎么读的书。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8682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