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这和我们学的口腔护理专业有什么关系?” 小陈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但通知中明确表示,若不参加此次实习,将影响毕业。无奈之下,小陈只能收拾行囊,跟随大部队踏上了前往电子厂的旅程。
到了电子厂,现实的残酷远超小陈的想象。每天,他都要在流水线上工作 11 个小时,不停地重复着组装零件的动作。长时间的站立,让他的双腿又肿又酸,晚上回到宿舍,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一同实习的同学们也都叫苦不迭,“我们是来学医术的,怎么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 大家纷纷抱怨道。
在实习过程中,小陈还发现了一个更令人气愤的问题 —— 工资被克扣。工厂车间主管私下透露,给学生们的工资是 25 元每小时,可学校发给他们的却只有 19 元每小时。小陈和同学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找到工厂财务查看表格,结果证实了主管的说法。“我们辛苦工作,学校却在背后赚差价,这太不公平了!” 小陈愤怒地说道。
反映情况的学生发给记者的 “实习合同” 显示,甲方备注有 “劳务派遣单位” 字样,派遣期限为 3 个月,采用按小时计薪,但并未填写具体工资数额。这种模糊不清的合同,让学生们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据小陈透露,当时辅导员明确表示,不去实习或者有举报行为就拿不到毕业证。所以,大家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直到毕业,才敢站出来说出真相。小陈去年询问还在学校读大二的学弟,得知学校每年仍在向这些工厂输送学生。
8 月 21 日,云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在回应此事时表示,暂未收到学生反映,将去落实调查。并强调,如果护理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到电子厂实习,肯定违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依法保障实习学生的基本权利,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原则上不得跨专业大类安排实习,且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此前,类似事件并非个例。2022 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到电子厂实习,每日工作时间超过十小时,学生爆料老师没收身份证,怀疑学校在工资上 “赚差价”。2021 年,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小杨受学校安排进入工厂 “社会实践”,因工作强度大,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质疑实习安排不合理。
此次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医学生被安排进电子厂实习并遭遇工资克扣事件,再次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权益保障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学生们的专业成长与基本权益该如何保障?学校在实习安排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相关部门又该如何加强监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答,也期待在此次调查中能找到答案,给学生们一个公正的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