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面临"发达国家塌陷"危机。人均GDP已被美国美国最穷的密西西比州超越,密西西比州人均GDP是5.1万美元。而作为G7核心成员的日本,人均GDP是3.3万美元,排在最后一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在美元计价的世界里,日本甚至已经快要跌出'美国贫困线'了。日本国民在世界面前,实实在在地变穷了。
曾经号称"买下美国"的日本,早就被美国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如果说输给大哥美国是"虽败犹荣",但输给韩国,真的让日本人觉得是奇耻大辱。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统计,早在2018年,在这个衡量老百姓真实生活水平的PPP"购买力平价指标上,韩国就已经完成了对日本的历史性超越。什么意思呢?这意味着,首尔的普通白领,现在的购买力实际上比东京的白领高出了近20%。
日本的根本症结在于产业创新停滞——移动互联网时代贡献近乎为零,独角兽企业稀缺。日本过度依赖"弱势日元"政策,实质是通过货币贬值实施"隐形集体降薪",导致国民实际购买力缩水。社会存在"大企业依存症"和"组织硬化"现象,叠加安倍经济学加剧贫富分化(基尼系数达0.57),使这个曾引领全球的经济体正滑向"温水煮青蛙式凋零"。
想象一下,如果一家公司因为产品技术老旧,卖不动了。这时候老板有两个选择:
A(发达国家模式):砸钱搞研发,做出一款别人做不出来的牛逼产品,然后涨价卖给客户。
B(发展中国家模式):研发太累太难了,咱们直接全员降薪30%吧!这样产品的成本就低了,虽然东西还是那个烂东西,但因为卖得便宜,客户凑合着也就买了。
日本现在的"弱势日元"政策,本质上选的就是B,而且未来大概率必须会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