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的时候,已近傍晚,导游说,第一次看到这么少人的龙门石窟。进入石窟前的伊河上,有两座桥,老的一座是砖砌拱门桥是保护文物,好像就是“龙门”。传说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导游说老桥已经停止通行。
        我第一次来龙门石窟,真让人震撼。据说龙门石窟位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
         我们离开的时候华灯初上,山壁上石窟里陆陆续续亮起了灯,原来这里还可以夜游!我们没有上山去。我们沿着河边的又一座新桥,步行到停车场,看着对岸的点点灯光,想到当初石窟开凿工程的不易,要多少工匠的辛勤劳作,才留下了如此众多的艺术瑰宝。如今这里的石窟数字化工程正在进行中,如何让石窟造像不再风化损毁,也在研究之中,希望这些宝藏能世世代代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