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据媒体报道,贵州龙里一高速服务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在服务区的垃圾桶附近发现了大量未变质的小酥肉、排骨和腊味等肉制品年货。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这些食品明显是家人精心准备的,但不知为何被遗弃在了这里。

视频中可见,这些食物不仅包装完好,甚至还有不少是未开封的。

随着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公众对此事表达了强烈的反应。

许多网友推测这些年货可能是返乡人士所扔,因为担心长途运输导致食材变质。

然而,这种说法遭到了反驳,理由是密封油炸食品与干货不易腐坏,且服务区通常配备有冷链处理设施。

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家妥善保存同类年货的照片作为佐证,并对这一行为表示谴责,认为这是对父母辛勤劳作和深厚情感的不尊重。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简直是对父母爱的亵渎!那些父母熬夜准备的食物就这样被扔进垃圾桶,想想都觉得寒心。

也有网友认为,这不是懒惰的问题,而是完全不懂得珍惜。如果真的不需要,为什么不送给别人?这样的行为太自私了。


那么,将未变质的食物丢弃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呢?

在中国,《反食品浪费法》自2021年起施行,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

对于个人而言,虽然没有直接针对家庭或个人层面的具体惩罚措施,但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如服务区)大规模地丢弃可食用食品,则可能被视为不当行为,并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

此外,若因丢弃食品造成环境污染或其他公共问题,可能会涉及到《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