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爆火,再加上推荐算法机制,让很多人被困在了一个又一个“信息茧房”中。宝妈们整天刷到的可能就是带娃之类的视频,男生们刷到的大多是体育、汽车之类的视频,老人们则经常刷到假新闻和狗血短剧。

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一看到那些特别夸张又很狗血的剧情,往往是一划而过,毕竟这种剧根本就不讲逻辑和演技,只是用情节来调动观众的情绪,大多采用的是爽文的套路,只要你连着看,就会上头。这也会使得平台不断给你推送这种垃圾短剧。

年轻人们看不上的垃圾短剧正在席卷短视频,成为了一座埋藏在喧闹中的“金山”,如果你愿意挖一下,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掘金者。
据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的短剧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亿元。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多,但是这个已经是国内去年电影票房之和的2/3。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短剧市场规模是很有可能超过电影市场规模的。

也许一个导演花了三年时间,10个亿的成本才制作出了一部爆款电影,能够为投资方赚到10亿元的净利润。可是,有的短剧团队只用一周拍的短剧,成本只用10万元,净利润就可能达到10个亿,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而实际上,很多大制作的电影不一定能赚钱,相对于短剧来说,风险极大。如果资本全都押注短剧市场,那么未来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用心制作的电影,而是一个又一个狗血剧情的短剧。如此看来,这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垃圾短剧为什么可以这么火呢?

其实土味短剧爆火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第一、剧情全是爽文剧情,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比如:一个看起来很穷的小伙子在垃圾桶边拣垃圾,被一个穿着精致的女生看不起,转过头就到了这个女生面试的环节,而面试官正是刚才捡垃圾的那个人。这种快节奏的剧情反转可以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第二、短视频平台的海量用户。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深度短视频的时代,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刷短视频。这种强大的用户基础让短剧不愁没有用户。即使一个人只要1块钱,有1亿人观看,也能收入1亿元;

第三、这种模式被市场验证过。也许大家觉得短剧是短视频的一种创新产物,实际上,这一点也不新鲜,因为在视频网站流行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从事微电影和网剧的创作,一部爆款剧目也能赚5000万元,而这部网络电影的成本可能只有20万元,投资回报率极高。
可能有人会纳闷,这些短剧是怎么赚钱的,万一没人看怎么办?

实际上,这些短剧的创业者也不知道哪一部剧会火,他们能做的尽量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然后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据了解,一部正常的商业电影拍摄周期在5个月左右,拍完之后还要几个月的后期制作,上映的时候还要进行报备,很多电影从拍摄到上映,要经历两年以上的时间。

反观短剧呢?快的话,一个星期就拍完了,再剪一个星期就可以直接上线,如果是专业的短剧创业团队,他们会一个短剧接着一个创作,一个月就拍摄4部,一年拍摄200部短剧。很多演员的费用一天只需要500元左右。拍摄的场景能省就省,拍摄的道具也是不必追求那么精致,只要能表达那个意思就行了。买剧本会贵一点,需要2-10万元,总的算下来,有的短剧100集的成本只要10万元。如果有50万元的投入,就可以拍出很好的短剧。

我们按照20万元一部剧的制作成本来算,一年拍摄200部,总成本是4000万元,只要其中有一部剧火了,就可以快速回本,甚至是赚钱。如果其中有一半的剧都有热度,那么一年时间赚4000万是有希望的。

比如《腾龙》这部剧创造过24小时充值2200万的好成绩。很多拍摄用心的院线电影,上映之后,一天的票房也没有2200万。

垃圾短剧到底有几种赚钱方式呢?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植入广告。有些短剧的热度很高,一条广告就要几十万元,可以轻松抵消短剧的制作成本。另外一种是用户充值。这些短剧刷起来很上头,当你正起劲的时候,试看结束,需要充值才能看。
短剧的未来,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