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提出“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他表示,“啃老”并非不劳而获、消极躺平,而是自我探索过程。年轻人毕业后无须急于工作,应当趁年轻挖掘兴趣、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即使花两三年探索世界后没有很快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还是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
看了整个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这个观点非常的理想化。首先是有条件,什么样的家庭条件才称得上有条件?大概是中产以上的家庭,或者是有能力为子女兜底的家庭。但事实是,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这个家庭条件,这也就注定了梁永安的观点不适合多数年轻人。

然后还要看到,当下年轻人之所以急于找工作,不仅仅是梁永安所谓的“既定的文化建构”下的驱使,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和失败,也是因为需要利用好应届毕业生的身份,需要面对“就业难”的大环境。试想,在没有家庭支持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如果毕业后找不着工作,又该如何立足于社会,以后又该如何找工作呢?

其实梁永安的这种观点并不新鲜,此前也有人提出过,国内也可以向国外学习,学习西方国家的“间隔年(gap year)”。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间隔年”,指的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间隔年期间,学生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从中可见,其中的理念和梁永安的观点是很相似的。但还是那个问题,年轻人要想如此从容的探索、规划自己的人生,是要有足够的底气的,而这个底气很多时候是需要家庭给的、需要社会给的。否则,社会要求年轻人赶紧成家立业,父母根本没能力让子女啃老,一切又从何谈起呢?特别是“间隔年”中所说的去国外瞧一瞧、看一看、想一想,步步都要金钱兜底。此外值得一问的是,如果这种提前的探索和体验是有意义的,为何不放在大学四年期间,一定要放在毕业之后呢?

当然,梁永安的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至少提供了另外一种关于工作、生活、人生的价值范式,让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思考,而不是大家挤在一个赛道里一味地内卷,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