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长沙市民在菜鸟驿站寄快递时发现,收件人的真实姓名、电话等信息被完整写在快递运单上,尤其是电话号码未以「*」隐藏。
这一现象引发公众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担忧,认为快递运输链条中存在隐私安全隐患。
因为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在快递运输过程中全程暴露,可能在某个环节被不法分子窃取,用于诈骗、骚扰或其他非法用途。
在法律上规定,快递企业开具未去标识化的电子运单涉嫌违法,违反了2023年实施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要求对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
而针对此次事件,菜鸟客服作出说明,消费者在菜鸟驿站自行寄送快递时,通常由驿站工作人员打印快递单,再由合作的快递公司取件寄出,在这个时候,隐私保护功能默认未开启,需消费者主动选择。
如果通过菜鸟裹裹APP寄件并选择「上门取件」,消费者可勾选「隐私保护」服务,对收寄件人信息进行部分隐藏(如电话号码用「*」替代)。
菜鸟强调,该功能仅适用于「上门取件」场景,个人间邮寄(如驿站自寄)未默认启用隐私保护。
菜鸟客服建议消费者主动选择隐私保护服务,以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而在其他快递公司中了解,完全公开个人信息的快递订单是不被允许的,基本都会把运单信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隐私处理(如隐藏电话号码)。
那么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还是要勾选「隐私保护」选项。
当然若发现快递单信息未隐藏,还是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举报(如拨打12305投诉电话)。
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姓名、电话、地址等数据被上传至黑灰产市场,当作交易商品,导致连锁的非法事情发生。
此次事件看出,快递行业在隐私保护方面仍存在漏洞,尤其是驿站与快递公司之间的协作流程亟待规范。
消费者任然需要提高隐私意识,主动使用平台提供的保护功能;快递企业则需严格落实国家标准,避免因技术或管理疏漏导致用户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