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

《史记》记载:当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杀了魏国大将晋鄙,客居赵国。

十多年后,又返魏,担任上将,有威信,统领诸国兵将抗秦。

秦国正面无法突破,就暗用离间计。用万金行贿,找到晋鄙当年的门客。这个用离间计的人也很会揣摩人心,晋鄙当年冤死,其门客自然心中不平,正好被秦国利用一下。

结果很多人都和魏王说:现在人们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魏王是谁?
诸侯们都打算拥立他称王呢!

你看这个挑拨的人多厉害,能抓住人的弱点,有的君王最怕失去王位,其它的钱呀、地呀都好说。

秦国演的也很逼真,利用在秦的魏国间谍,假装请他们向信陵君祝贺称王!间谍马上把这个消息传到魏王耳里。

魏王再也坐不住了,原来真的是这么回事呀,你看,自己上了秦国的当还以为自己得到机密消息!

快!赶快把信陵君换掉!一刻也不能等,也不去问问到底咋回事?晕了!

无风不起浪,实际上是秦国在煽风,浪大了魏王就迷糊了。

谣言止于智者,如果能够冷静的分析一下就会看到事情的本质。

谣言对谁有利,基本上谁就是散布谣言的人。

就象那个托,他脸上没有托字,但是暗地里他是拿了别人的钱,在演戏。但是你看那个托的言行对谁有利,那谁就是幕后的操作者。

秦国以一国之力,砸下万金,短时间内把谣言弄的满天飞,目标明确,都是往魏王的耳朵里灌。

信陵君被诽谤,失去职位,后整日宴饮,四年而亡。

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秦国不用强攻,只花了一堆银子,利用君臣猜疑的心理,就把对方的联盟给瓦解了。

可见谣言的杀伤力气有多大。可以杀敌于千里之外,而不费一兵一卒。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公,成王的叔叔,尽心尽意管理国事,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想要篡夺王位。那时成王还小,也分不清。当然给周公造谣,是因为管叔、蔡叔有野心。

王莽如果死的时候还没有篡位,后人以为他真是一个真君子,事情败露才知道他是个演戏的高手。

三人成虎,流言可畏。   

曾参之母接连三次听到“曾参杀人”,便信以为真。曾参,贤者,知子莫如母,但是在流言飞语面前,母亲也失去了判断力。

所以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听信一面之辞。

今天也是一样,花钱可以买好评。花钱可以增加点击量。

花钱也可以让某些人说别人爱听的话,也就是高级的话托。

所以真假难辨,但是假的再怎么掩盖,还是会露出蛛丝马迹,所以智者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有火眼金睛,不会像唐僧一样容易被白骨精迷惑。

日出迷雾散,钥到迷锁开。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管假的怎么象真的,终归会有鉴别的办法。

魏王听信谣言,做了错误的决定,这是个反面教训,从中也可以看到人的脆弱。

秦国是不厚道,用造谣的方式搅乱视听,加速了魏国的灭亡。可是魏王你也不能怨别人呀,你稍微冷静一点,多咨询一些人、多比较、分析一下,不要那么盲从下断言,就不会被人耍弄了。

施骗者果然可恶,但是被骗者也要反思呀。

其实真正冷静下来,任何谣言只要假以时日,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