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开一面
曹操在打败袁绍后,发现了大量属下和袁绍暗通款曲的书信,当时有谋士建议曹操查办。
曹操却说:“交战时,我尚且无法自保,何况他人。”命人付之一炬。
书信烧了,那些和袁绍通信的人心也安了,局势一下子就稳定下来了。
当然曹操也可以去按图索骥,一个也跑不了,结果可能是人人自危,人心离散。
不同的事情可以有正反两方面的处理方法,当然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们也看看唐朝陆象先的处理手法,也曹操也有类似之处。
唐朝太平公主欲政变,唐玄宗觉察后先下手,太平公主伏诛以后,陆象先又受命唐玄宗依名帖搜捕太平公主党羽,陆象先却冒着生命危险烧掉名帖,使得乱局迅速稳定,随后罢相。
陆象先没有按照唐玄宗的意思去办,他认为不需要把事情扩大,对于君命有所不受,这样做对于他个人的得失安危是非常悬的。
但是他这样做,保全了成千上万的人,实际效果也是这样,乱局迅速得以稳定。如果陆象先是一个喜欢邀功请赏的人那就麻烦了,就是依名帖搜捕也名正言顺。也许这个就是儒家讲的仁者爱人的道理吧。
大儒王阳明也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王阳明在平叛后,两位太监匆忙来见王阳明。王阳明把朝中大臣与朱宸濠往来的信件(包括两位太监的)交给这两位太监。两位太监后来都全力维护王阳明。
相反,如果当时王阳明以此为要挟,以获取更大的官位和权势,那么那些私自往来信件的大臣可就惨了,牵扯的家眷可能就更多了。
但王阳明没有那样做,虽然未得到朝廷很大的赏赐,但是他也能够全身而退。
水至清则无鱼,人无完人。能容人之过,没有博大的胸怀是难以做到的。给人改过的机会,那是更大的智慧,哪个人能永远正确,不犯错呢?
唐太宗因为囚犯能够守信回来问斩,还给了死囚新生的机会。
一件事情的处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和胸怀。
悲天悯人,这也许是古代大儒的共有的特性吧。
悲天:对处在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这个是个人难以选择的;
悯人:对处于困局中的人予以怜惜、帮助,这个是个人可以选择的。
不说人短,但思己过;
不念人恶,不扬人错。
人生苦短,生活不易。
少一份计较与纠结,就少一份苦恼与麻烦;
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便多一份平静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