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以德

赵武灵王曾在信都(今河北邢台)大会天下诸侯,人生达到巅峰。

赵武灵王原立太子章,后因为宠爱吴娃,因此废太子章而立吴娃所生何为太子。

章不服,与何暗争太子之位。酿成后乱,沙丘之变,章被杀,赵武灵王也被困饿死。

赵武灵王因为深爱吴娃,把太子也换了,结果导致儿子相争,自己也被饿死。

太子,国之根本,一动犹如震动国之根基。是爱留下的后遗症,殃及自身。

刘邦宠爱戚夫人,也想换太子,吕后原本已经嫉妒不已,要换太子,更加恼怒。

一番运作后,请来了商山四皓,保住了太子刘盈的位置。

刘邦死,戚夫人可就遭殃了,被打击的惨不忍睹。

说实话,刘邦雄才大略,但是对于戚夫人的宠爱却恰恰害了她。

对于吕后是什么样的人,刘邦应该是清楚的,刘邦在,吕后没办法,可是戚夫人和小儿子还是很年轻。

刘邦如果真的是为戚夫人好,就早应该委她筹划未来,他走了以后,戚夫人与其子怎么办?未雨绸缪,不能光看一时呀。

爱这个妃子,就有人恨这个妃子。

立一个太子,就要废一个太子。

都是为爱昏了头,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祸福相生,乐极生悲。

真正对一个人好,那就要为他全盘的考虑,而不是只为一时的荣华和享受。

就象治病一样,不能治好这个病,又导致另外一个更加坏的病的产生。要全面的看问题才行。

就象中医治病一样,有很多种草药组成一个复方,其中用攻的,有补的,也有辅助的,因为中医讲五行,治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的过程,要把治病产生的副作用消除掉。

比如教育孩子成长也是一样,如果过份的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不让孩子吃一点苦,这样的话,很可能是害了他。

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是无法面对真正真实的客观环境的。

为什么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要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呀,目地是为了培养他的意志,增益其所不能。

让孩子适当的吃点苦,接受一些磨炼,那是真正的对他好。因为他终究要独立的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的。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姑息带来的副作用太大了,不可取。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从长久的眼光来看,爱人以德,才是真正的为别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