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移原因:1932年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后,为躲避日寇追杀,临时政府要员不得不离开上海。而镇江与当时的首都南京距离近,便于与南京中央政府暗地联系;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与他们关系较好;镇江素有反帝反侵略的优良传统,且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一旦出事逃走也方便;同时,他们认为镇江作为南京的门户,中日爆发战争时南京不会轻易放弃镇江,基于这些因素,临时政府选址敲定在了镇江。
- 活动场所:经调查考证,临时政府在镇江的驻所及活动场所共有六处,分别是水陆寺巷公益里、水陆寺巷江苏旅社、大爸爸巷1号、马家巷15号、穆源小学旧址以及千世医院。
- 主要活动:在镇江期间,金九于1935年11月下旬成立了韩国国民党,作为临时政府的基础政党,其机关杂志《韩民》也于1936年3月15日创刊发行。临时政府还确立了战时体制,在军务部下设置军事委员会,并在镇江的茅山密林中营建训练基地,用作“朝鲜革命干部训练班”。此外,还频繁召开国务会议、临时议政院议政员会议,组织政务活动、宣传活动,举办抗日演讲等。
- 相关纪念:2013年5月22日,镇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料陈列馆正式落成开馆,馆内共分3个展厅,分别展示了历史时期镇江与韩国的交往、抗战时期镇江爱国志士与韩国临时政府的合作,以及现阶段镇江与韩国友城的主要交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