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高的一番骚操作终于知道为什么今年高考最高分来自于普通班了

        因为根据他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本不能为实验班选到真正的,文或理科尖子生。
        从开学的两个多月就能看到其中端倪:
刚开学时的家长会,校长大人一个人在台上讲的眉飞色舞,他很满意于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高一不需要提前上衔接课,因为没用”“晚自习是上课,不是做作业”是不是是很厉害?
(要知道暑期不和其他学校同步补课,利用晚自习上课,首先导致学生放学后只能疲于应付作业,没有自主复习时间,其次,一天正常的课上完,再上两节所谓的辅导课,白天的可能还没搞明白,晚上接着讲,学生能听进去多少?晚辅导占用作业时间,高中生每天没时间复习刷题,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以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九门功课大综合的总分为依据,分文理班,当然包括实验班的选拔~这是全镇江市乃至全江苏省唯一的特例。是不是很骄傲!”……
        事实呢~
        开学就确定了期中与南通,泰州一些学校联考,所以考试范围肯定早就定了。可是教学规划跟不上啊,第一个月慢慢地,然后期中考试前两个星期开始疯了的节奏:比如数学课上老师设定的问题只要一个优等生能答出来就算通过了,高一上学期最难的函数只花了一个星期就结束了;历史考到15章,他们每天一章到考前一天晚上还差三节课的内容;物理在考前最后一天晚上刚好赶上联考进度;英语三四单元几乎只学了单词,文章根本来不及,老师也肯定的说,“肯定考不好了”……同时这两周内每天的各科作业量是难以想象的,例如有一天作业是11张试卷,太夸张了,群里家长说自家孩子讲“死也不选文”,这些作业有没有效暂不评论,但孩子每天都疲惫地烦躁地骂街,我们是亲眼看到了,心疼又帮不了忙。
        试问,这种情况下的联考意义在哪里?孩子到底学了什么?考试完全靠运气。校长能够有自信跟他市联考,真佩服他不怕丢镇江的脸。
       都知道今年的实验班好多孩子真的很优秀,只不过他们大多偏科严重。孩子说目前的实验班上好几个孩子中考数理化都是满分,只是文科不好,这把以九门总分的成绩计算,他们并无优势,好多因为根本没有文科思维,加上学校这波疲倦式操作导致好多会放弃文科学习,一些不放弃的,也导致九门没有优势科目。最后以这样的成绩选拔出来的文理实验班,意义何在?
        最后我想知道联考后这些内容会回过来重新复习一下吗?不然真的疲惫地学了个寂寞。为什么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人家的孩子当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