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分水岭,父母要十分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我孩子初二时,班上有些同学变得不爱学,成绩掉下来。其中一位孩子一心要考重点高中的,班级前十以内,到了初二,竟然不想上学了。有时候孩子在某个环节掉下来,就没有信心了,因为后面的要继续学新内容,新的内容又涉及到前面不懂的部分,前面不懂的又要花功夫补,一旦恶性循环,感觉压力大就会失去信心了。
QUOTE:
原帖由 人生如做白日梦 于 2020-10-28 09:34 发表
[quote]原帖由 zjpwf4190 于 20-10-27 10:12 发表
我现在就很焦虑,上班都没有心思,怕回家面对六年级的姑娘,这学期叛逆的可怕,成绩也是下降的很,态度差的...[/quot
同病相怜跟我家一样的情况,我理解你的心 ...
千万不要言放弃,我之前回复中说过,我孩子初中时,班上有些孩子成绩下滑厉害,家长就是放弃了。说实话,内心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我始终认为,教育孩子,最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可是这点,是社会,学校,尤其家长最为不重视。往往都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我认为,孩子道德的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知识技能次之。凡是让父母心力交瘁到绝望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品德上有严重的缺失,很多话我不敢轻意用“绝对”两个字,但这点,我敢说绝对的。教育孩子,最重要是将孩子的品德提升上来,这是关键的关键,重中之重,品德提升上来了,孩在的学习态度自然会好转,会端端正正,这个比奖励等手段要强百倍。如果不改变孩在的德行,其他任何方法,可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比如考得好就奖励等等手段,都是治标的行为,不是说这类手段没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提高孩子的品德。所以家长必须重视起来,要自我反省,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啊。[quote]原帖由 zjpwf4190 于 20-10-27 10:12 发表
我现在就很焦虑,上班都没有心思,怕回家面对六年级的姑娘,这学期叛逆的可怕,成绩也是下降的很,态度差的...[/quot
同病相怜跟我家一样的情况,我理解你的心 ...
教育孩子真不是三言两语,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需要多花心思,到新华书店买些好的教育的书籍回来研究。自己的言行、生活习惯、自身的素质等等都是需要提高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孩子。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的,即使不能成才,起码要老老实实做人吧。可为什么苦口婆心的教导,却事与愿违呢?因为很多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如说,要多赚钱,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孩子,比如说,绝不会让孩子受到委屈,绝不能受别的孩子欺负,绝不能让孩子吃亏。比如家长爱抱怨老师,抱怨学校的做法不公平,比如家里有好吃的用的,总是先想着孩子,比如父母总爱说,孩子还小,没关系的,长大了就好了等等,还有许许多多,这些行为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实际呢,会让孩子在德行的路上越走越偏,偏得太远了,就出现了所谓的叛逆期。
提升孩子的品德从哪里入手呢,就是从“孝亲尊师”入手,孝亲,就是孝顺父母亲,包括家里的其他长辈。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一定是个很听话乖巧的孩子,一定是个能体谅父母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因为孩子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成绩好,让父母安心,就是孝顺父母的一方面,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一定会注重自己的德行,因为如果德行有亏欠,做出让父母蒙羞的事情,就是大不孝啊,一个懂得孝道的孩子,一定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一旦身体生病受伤了,父母一定会伤心难过的。再说尊师,尊敬老师,并不仅仅是见到老师喊一声老师好,就表示尊敬,如果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啊,不尊重老师的劳动,老师辛辛苦苦站着讲一节课,孩子们舒舒服服的坐着听,还不认真,对得起老师吗?所以说,一个孩子如果孝亲尊师的理念,在脑海中扎的根越深,这个孩子不说有多大出息,必定会让父母很省心。
一定要教会孩子有爱心,学会爱家人,爱老师。家长不要一味的给孩子买名牌,买昂贵的日用品,这些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无非是增长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等等负面的东西而已,这些都是与品德背道而驰。要让孩子学会过节俭的生活,省出来的钱,常带孩子出去做点善事,帮助一些穷苦的家庭、孤寡老人等等培养孩子的爱心。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位父亲,他的孩子自闭,初中吧,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他就常带孩子到敬老院去做义工,坚持的时间久了,孩子变得开朗了,且有爱心了。
可能很多人不太认同以上的观点,不过没有关系,这段话,献给真正想改变孩子的父母。我也只能抛砖引玉,更多的功夫,还需要做父母的去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