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我与孩子共成长的心得体会

   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习进步,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和各位代课老师的辛勤栽培。我是江苏省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六(班)学生阿林的爸爸,孩子在四年级之前表现一般化,很多时候让我们很着急,孩子妈妈无望之时,还曾言放弃。但是到了五年级后,在班主任刘金萍老师、英语居老师和数学童老师等各位老师的关心下,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读书学习有了兴趣,成绩突飞猛进。有了可喜的变化和目前的学习表现,我们非常高兴,特别感谢学校老师栽培。同时,因为有了这样“过山车”样的经历,自己内心五味杂陈,也颇有一番体会。
   和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样,在教育子女上我们没有经验可谈,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就这样无证上岗了。甚至还没有准备好,孩子就来到我们身边,并且不可逆转地一天天成长起来。家有儿女,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特别是在读书学习上,天底下哪有特别听话的孩子?为人父母,我们有太多的困惑、无助和烦恼,在陪公子读书的日子里,更多的时候自己手足无措、坐立不安。但别无选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有摸索前行,辛苦地同孩子一起成长,真是:一世父子情,几行辛酸泪。
    孩子在四年级之前,学习状态很不理想,没有多少主动性,功课总是拖拖拉拉,作业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字迹潦草到有时认不清写的是什么。作为父母,我们该说的说的,该管的管了,但是却收效甚微,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进入五年级之后没多久,班主任刘金萍老师专门“约谈”了我们家长,全面分析孩子的身心特点,指出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并告诉我们问题的症结所在: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重点抓好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才晓得,做家长还要这么大的学问,不掌握诀窍是不行的。
    刘金萍老师耐心地开导我们,曾经讲的一个故事使我们至今难忘,受益匪浅。一个球迷费劲周折得到一只写满球星签名的足球,视为珍宝。他特别叮嘱6岁的孩子,千万不能玩这一只球,孩子问他为什么,他没有作具体说明,就说那上面写满了字。后来孩子把那只球拿出去玩了,球上的签名一个字也没剩。看见爸爸非常生气,孩子赶紧解释说,上面的字都被我洗掉了,现在可以玩了。爸爸听了以后,虽然很心痛,但没有责怪孩子,因为他知道孩子没错,只怪自己没有说清楚。从这件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大人的认识不等于孩子的认识,孩子以童眼看世界,这是基本规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遵循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从那以后,我们才意识到做父母的主要任务不是支配孩子、管理孩子,而是引导好孩子做更好的自己。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父母也有了具体的目标,就是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其他方面我们可能做不到,如做土豪、当大官,追逐名车豪宅等功名利禄上“拼爹”的资本,但我们能做到是遵循规律,多表扬,多激励,多陪伴,多一点耐心,做孩子亲密无间的大朋友,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多彩的精神世界。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实似乎很残酷,很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总是不太顺畅。应试教育的国情让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使读书学习变成幼小年龄负重前行的巨大压力,孩子读书几乎没有乐趣可言。在接触语文刘老师、数学童老师和英语居老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之后,他们教会了家长的配合学校教学的办法,很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几位老师的朴实话语道出深刻的道理,读书学习中蕴含着很多的乐趣,可以开阔眼界,获取宝贵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增强自身的本领,只是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理解表达能力和动手运用能力不强,功课有点难且量多,影响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因此没有自信,甚至力不从心。针对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积极配合老师,倡导孩子“快乐学习”。 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提前介入,先学容易的,难得带到课堂上去思考,还不会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复习巩固,不断拓展和拔高,注意一些容易遗忘的。同时多鼓励,发挥孩子学习的自身主体作用。我们逐渐学会“放手”,不再事无巨细的支配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从此,孩子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了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自己订正,自己对自己负责。特别是有了时间观念,抓紧时间完成功课,省下的时间去打球和娱乐活动。孩子和我们谈话的时候,坦诚地说:你们管的多了,我就有了依赖的思想,现在你们对我尊重和信任,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今后我们将按照各位老师教会的办法,引导孩子学以致用,不再把学业看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获取,一种提高,一种锻炼,一种美的享受。
   孩子的发展是全方位的,除了读书学习,还要身心的全面发展,要健康体魄,要有美的熏陶,要走进自然学会观察,要融入社会发展情商。我们夫妻两人找准了做父母的准确定位后,在陪好孩子上做好文章,让孩子劳逸结合,使他有了良好业余爱好和课余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让孩子玩好、休息好、锻炼好。因此,节假日,我们陪着孩子邀上小伙伴爬山、打球、逛公园、品尝风味小吃、游览名胜古迹、参观纪念场馆。南山脚下,我们赏风景、摘毛栗子、采野柿子和拐枣、探秘莲花洞老虎洞和逆流泉,留下欢声笑语。春夏秋冬,文苑牡丹争艳、北固山海棠盛开、金山湖翠荷碧绿、焦山满园桂花、宝塔山腊梅怒放,让我们流连忘返。体育馆山顶上,我们为日出日落而欢呼雀跃。搭起帐篷,我们躺下看二八月的巧云,云卷云舒。体育馆里,我们挥汗如雨,旅游途中,我们行色匆匆。孩子体质增强了,学习就有了体力和精力的保障。孩子有了业余的乐趣,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整,精神愉快。有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观察,拓展了知识面,也有了成长的情感经历和一定的生活素材。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中华路小学良好的学风氛围里,在各位老师的精心栽培呵护下,孩子的成长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自主学习的习惯业已养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身心健康,发展全面,不断取得明显进步。近年来,他先后获得镇江地区希望之星英语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少年儿童科技大赛一等奖等荣誉,还被评为2103年度润州区“四好少年”、全市“美德少年”,多次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同其他孩子相比,他的成绩微不足道,甚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和过去相比,他发生可喜的变化。
   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中华路!在此,我们特别感谢中华路小学罗雪梅校长等全体教职工,向你们严谨科学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致敬!特别感谢六(6)班刘金梅老师、数学童老师、英语居老师等各科老师,向你们的爱心、耐心、细心、专心、公心致敬!特别感谢家校委员会这个开门办学的平台,在这里,我们教与学得到互动,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结为一体,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增强了我们家长的参与热情!
   
                   江苏省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六(6)班  阿林家长    1381245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