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六一幼儿园 » 2012年-----龙年大吉 小班下学期家长请进来
    六一幼儿园  >  2012年-----龙年大吉 小班下学期家长请进来     
    查看: 14914  回复: 8
    2012年-----龙年大吉 小班下学期家长请进来      查看: 14914  回复: 8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下雪啦,我们来滚雪球。

















































    和老师打雪仗,真开心!
















    我们在练习新的早操,看,我们学的多认真。












    [ 本帖最后由 微~笑 于 12-2-10 14:0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杜振轩小朋友的生日会,叶老师、许老师祝轩轩生日快乐!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如何夸孩子才能有积极的效果

    如何夸孩子才能有积极的效果
         现在越来越重视,赏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都开始由原来的惩罚教育向赏识教育过度,但好多家长会说,我们家小孩好坏不吃,夸他,表扬他也没有用,没有一点改变。那就是方法不对,如何夸讲,如何表扬,才是正确的呢。夸讲也有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册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学习内容:
    故事:拔萝卜
    有一位老爷爷在地里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结实啊!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大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
    老爷爷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叶子,“嗨哟,嗨哟”拔不动。老爷爷就喊:“老奶奶,老奶奶,快来帮我拔萝卜!”老奶奶说:“唉!我来了,我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萝卜还是拔不出来。老奶奶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小姑娘说:“唉!我来了,我来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萝卜还是拔不出来。小姑娘就喊。“小黄狗,小黄狗,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汪汪汪!我来了,我来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黄狗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萝卜还是拔不出来。小黄狗就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喵喵喵!我来了,我来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萝卜还是拔不出来。小花猫就喊:“小老鼠,小老鼠,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吱吱吱!我来了,我来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大萝卜终于拔出来啦!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今日教学活动
    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健康活动)花、木、竹(情景识读)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父母的20个坏习惯 影响BB一辈子


    有坏习惯并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给孩子以错误的引导?我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环境,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父母的20个坏习惯 影响孩子一辈子
      坏习惯1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
      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10
      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坏习惯11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提醒: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坏习惯12
      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提醒: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13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14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5
      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提醒: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坏习惯16
      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提醒: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17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8
      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
      提醒: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19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坏习惯20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祝妈妈节日快乐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1-30
    • 行业 教育科研
    •  

    请家长拍的六一PP也可以上传的哦!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60204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