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现在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曾做过镇江太守的“辛弃疾”,几佰年前,就用无数真实、美言、佳句,描述镇江这座至今仍旧“容光焕发”的知名古城;也足以证明,在华厦这片大地上,镇江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繁华地位。
在镇江,也有一条“六尺巷”,现在名字叫“尤唐巷”。“尤唐巷”这个名字听上去,也是来自这条巷子两个姓氏。
尤唐巷坐落在镇江市南门大街(南)古通巷对面。过去巷落多以姓氏、典故、地貌命名。相传,有两户人家争夺地基。过去讲究:相邻两家院落之间,必须保留三尺“滴水地”。 网传《丹徒县志》记载,尤唐巷最开始的名字是“尤谭巷”,“谭、唐”鼻音相近,不知何年更名“尤唐巷”。我猜过,过去靠先先(文书)记载、或翻新时混淆、沿用至今。故事叙说:宋代前此地,就住着尤姓和谭(或唐)姓两家,其中唐家翻新旧屋,有意扩大庭院,便把墙基建在靠近尤家地基上,尤家自然不充。则以“滴水地”为由,提出让唐家缩回原处。尤、唐两家争执互不相让。尤家没法便写书告到京城做官的(家人*)那里。试图给唐家和镇江府衙一点颜色瞧瞧;最终收到的回复竟然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尤家在外读书人还是明礼(理)的。
当唐家人知晓后,羞愧不已,从而退回原处。此后,尤家翻更新屋,也向后退让三尺。“六尺巷”故事,从此在镇江传开,并流传悠久。又不知何年,隔壁 “安徽、安庆” 冒出个“六尺巷”,还编得“有声有色”的,并被“百度”录入这是后话。
“六尺巷”在哪并不重要,重要是“礼让”。中国乃礼仪之邦;“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唐巷”的故事,正是体现了中国“礼让”传统。“礼让”出自“纲常观”;是维系社会关系,人与人交往的传统道德;其中,五常 “仁、义、礼、智、信” 又是人生哲学的根本。
镇江“六尺巷” 故事,打从小时候,就经常听父母一边做饭,一边唠叨过。陈年旧事、儿时深入心髓。古代,甚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人,都喜欢通过讲故事、讲名人、趣事进行言传身教。用现代解释是种“传承”,也可解释为一种“家教”。“公序良俗” 深入民心,华厦文明,自所以能延绵数千年之久,都源于这种简单而纯朴的方式。
陆游曾有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江南小巷就像一首带着韵律的诗篇,适合慢读。只有带着闲散的心情漫步其中,你才能体会到小巷的美。
曾记起:那秋雨时季,屋檐下“滴嗒滴嗒”,被磨了无数遍已经发光、发亮的青石板上“天籁之音”;曾想起那“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和江南小巷独特的气息。朦胧而朴素,清爽而甜美。走进小巷,你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万籁俱寂,令人可以享受到独处之妙。那份安宁与自在,是现代“车水马龙”的大街,和新马路所无法给予的。时代在变,儿时上天所赐的“美境”却永恒。
(*尤辉,为北宋大臣。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以荐试学官高等,除教授,三转至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累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大学士兼建康府知府,加少保致仕。)作者:江苏三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