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关于丹徒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百姓话题  >  [城市建设] 关于丹徒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查看: 2312  回复: 24
     25  1/5  1  2  3  4  5  > 
    [城市建设] 关于丹徒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查看: 2312  回复: 2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6-14
    • 行业 医疗卫生
    •  
    关于丹徒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常州新能源产业思考与分析
    根据《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在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方面,常州得分为88分,高居全国第一,而武汉、南京、成都、深圳等热点城市均位居其后;在综合指数排名方面,常州领先于合肥,仅次于北上深和武汉,领先了南京、苏州、广州等一众大城市,常州成为前十名中唯一的三线城市。
    1新能源汽车
    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约为200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为524.9万辆,我们熟知的品牌比亚迪销量158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30.16%;特斯拉销量44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8.42%;理想汽车销量13.5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2.58%;小鹏汽车销量12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2.29%;蔚来汽车销量12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2.29%;北汽新能源销量3.8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0.73%;极狐汽车销量1.19万辆,年度市场占有率0.23%。
    江苏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江苏省汽车产量为94.4万辆,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4.8万辆,增长93.2%。常州2022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的75%。
    常州目前拥有多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理想汽车武进基地,截止22年底,已有20万辆理想ONE整车在武进基地下线,销售额超500亿元;比亚迪常州高新区基地为“海豹”车型生产工厂,年产量18万辆;东风日产常州基地位于新北区,年产能12万辆燃油车;北汽重卡位于新北区,为北汽集团华东地区商用车生产基地;大乘汽车基地位于常州市金坛区;另外北汽新能源常州基地及众泰汽车目前处于停产状态。在以上整车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常州集聚了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传动、制动、转向、电气仪表,灯具、车身、车饰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可以说是一应俱全。相比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电池、电机和电控(新能源汽车三电)等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而在常州,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也是比比皆是,目前常州已经打造出一个从微轿到货车直至重卡的汽车生态圈。
    2动力电池
    新能源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是动力电池,其成本占新能源整车的60%左右。根据常州官方数据显示,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2021年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含出口)分别为65.9GWh和62.7GWh,国内占比30%、33.7%,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国内销量为58.8GWh,排名第一。2022年上半年,常州动力电池总产销各为41.4GWh、32.4GWh,实现产值365.1亿元,同比增长73.6%),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苏省的三分之二。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深度布局,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涵盖电池材料、电池系统技术研发等31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第一。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行业龙头中,有4家在常州进行了布局,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其中中创新航和蜂巢能源的总部均在常州。
    3太阳能光伏
    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齐备完整,规模居全国前列,很多常州企业甚至走在全球前列,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能占全国10%,出货排名全球第二;聚和新材正面银浆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永臻科技光伏铝合金边框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斯威克光伏封装胶膜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二。基本覆盖了除上游多晶硅料以外光伏产业链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2021年,常州光伏制造业实现产值770亿元,同比增长24.7%;22年实现产值947亿元,同比增长23.6%。
    4其他
    星星充电,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和工信部“智能制造2025新模式应用”两个国家级项目立项的充电桩生产企业,成为亚洲新能源独角兽。目前在全国已投建了超过15万台充电桩,保有量占国内市场18%以上,位列全国第三,日充电量排名全国第一。
    2022年,常州GDP为9550亿元;工业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台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1%,位居江苏省第一。其中,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靠着新能源产业的极速奔跑,常州2023年剑指“万亿之城”,今年一季度GDP增量117亿,从各地发布的统计公报看,增量已经超过前24座万亿之城中的6座城市,23年成为全国最无悬念的第25座万亿之城。
    常州并没有多么优越的区位优势,没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也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不靠天、不靠地,就只能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何敏锐把握时代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被淘汰甚至是实现突围,常州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常州做对了什么?
    常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常州市政府的高效作为在网络上都能查到,这里不再赘述,用一案例以作启发。
    中创新航,前身为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并非常州企业,而是起步河南洛阳。2018年,中航锂电面临巨额亏损,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在反复论证后果断“抄底”,将中航锂电这家央企子公司变为常州地方国企,整个过程可谓一气呵成。而如今,中创新航已经成为国内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的车载动力电池企业。
    为此,洛阳市委研究室发布的一篇关于洛阳政研与改革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反思到,中航锂电起步于河南省洛阳市,发展壮大于江苏省常州市,其发展历程暴露出我市在抓‘风口’产业上与先行地区存在的差距。洛阳的反思也充分说明了常州在前瞻布局、抢抓风口方面的成效。
    再以中创新航为例,该公司将技术研究院落地常州金坛,吸引了大量研发人员扎根。按理说,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这样的研发机构更多是放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为什么会放在金坛?人才跟着产业走,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
    7月15日,某领导转发了《马太效应下,四五线小城活该“混吃等死”?》的文章,本人的意见是九个字,就是抱大腿、争上游,做自己。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借鉴兄弟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自加压力,张开双臂,一往无前的拥抱常州,义无反顾的拥抱新能源。依托上党生态汽车产业园和荣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利用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一切溢出效应,发展壮大自己的新能源产业,3050碳达峰碳中和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丹徒如果做不了新能源名都,做个新能源副都也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8-7-2
    • 行业 政府行政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8-12
    •  

    纸上谈兵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5-25
    • 行业 其它
    •  

    环境污染警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9-24
    •  

    光伏扬州好几家了




     25  1/5  1  2  3  4  5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3991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