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让宅(苏东坡)

     ------题记:苦难对于那些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来说,那是上天的恩赐,因为那是要锤炼和成就他的过程。

人若只有两件衣服,舍一件与陌生的穷困者,这已经让人很感动了,不为名利,待人如己。

苏东坡无房,却把刚买的房子还给老人,当面烧房契而不索一文,世间竟有此等惊世骇俗之事,让人难以置信,但苏东坡确实这样做了。而当时买房的钱几乎是他全部的积蓄。

(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海南北归,住阳羡(今江苏宜兴)。

有人替东坡买了一栋房子,花光了当时东坡的积蓄。搬入新居的一天晚上,东坡听到一个老妇人哭泣。

询问方知,老妇人的儿子不争气,卖了老房子。

东坡知道原委后,便安慰老人说:“你的房子是我买的,不用悲伤,现在我把房子还给你。”

随即叫人拿来房契,当面烧掉。也不索要买房钱。东坡从此回到常州,暂时借住塘桥孙家。

把自己买的房子送人,自己却又无钱购买,这是怎样的胸怀?是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让苏东坡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

看似不合常理,但是确实又被他深深的感动。他那颗替他人着想的善念真的是光照千古,至今依旧能够温暖心怀。

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大儒?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真正有那样的境界,所以才能打动人心。

苏东坡写了很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不衰的佳作,其实那是他内心世界光明磊落的写照。

他从的老师、朝廷的高官一直被贬到当时属于蛮荒的海南。而且在一年之内被贬三次。而他依然苦中作乐,不改名士的风范,那要又多么强大的内在精神支撑。

在衣食难保,无居可安的海南,他还是能够乐观的生活,带去当时中原的文化,和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不清高,不自傲。

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东坡北归不久,其学生姜唐佐就举乡贡,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自此之后,海南在科举上屡有斩获,比如大观三年(1109年),曾经受业于苏东坡的符确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有人说苏东坡被贬不幸,但是海南这个地方是幸运的,因为它迎来了带来了中原文明的大文豪。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说,苏东坡也是幸运的,他是属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那种人,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艰难,那都是为了成就他。

试想,如果没有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也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真正感人的是他的胸怀、人品、境界!而文章只是把这些表达出来。文以载道,而不是用来粉饰或者博取名利。

南北朝鲍照《梅花落》中写到为什么爱梅花: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

就象梅花一样,正因为外在环境的艰难,更凸显出梅花的珍贵和难得。

苦难对于那些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来说,那是上天的恩赐,因为那是要锤炼和成就他的过程。

也许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恰恰能够魔炼出高人来。

特别是对那些大器晚成的人来说,试题就更加的难、更加的多。大智若愚,大伪似真。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必须拥有火眼金睛,才能让你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好鼓越敲越响,真金越磨越亮!

苏东坡,千古奇人!

每一阶段的魔难都激发出了他先天纯真的本性!

每一旅途的坎坷都展现出他那悬壶济世、悲天悯人的胸怀;

每一次被打击都折射出他那光芒四射的才华!

艰难困苦,玉汝其成,果然是真是不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