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街巷史话》新书宣传推广暨总结交流会,由李主任主持,就书如何推广组织大家讨论。润州区的各位街道主任参加。
《润州街巷史话》历时近两年成书,大家都非常努力。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让书中内容让普通老百姓,特别是新镇江人知道,让孩子们知道,让他们了解镇江,爱上镇江,这是需要大家努力的。
各个街道都开始积极宣传。金山街道书记已经开始发给商铺,让他们宣传 。卜书记是地地道道的镇江人,出生日新街,后居长江边,所以对镇江有深厚感情,可以让同学们推广,让街区老板娘们推广,还可以在小红书,短视频上推广。他说江阴吃早餐,那个接待的人居然每一个菜都讲了一个故事。许多街巷如日新街等消失了,他们已经弄老地名上墙宣传。下一步他们正在带孩子探寻老街巷活动。
迎山门社区书记说这个书非常及时,还想要点,好好宣传。还希望能够有进一步挖掘,写多点内容。如节孝祠碑每一个背后都会有一个感人故事,希望进一步了解。还有柳永的故事,葬在镇江,希望有进一步了解。
《润州街巷史话》杨家门的故事对我们帮助很大,下一步准备做简介牌,打算搞故事奶奶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再针对外地人让他们了解古街巷,打卡古街巷,带大家一起边讲解边走走看看,让他们爱上镇江。
再和报社联系写作,出些问答题,搞个光影展示 ,过去现在对比。发掘书中的精华,帖上二维码进行介绍,在文化创业书店推出,还可以让文章上网。
许老师为书花的精力最多,他对镇江充满感情,对这本书也充满了感情,所以带着对镇江出生地热爱,写出许多自己和家人熟悉的建筑,铁路,水路,写的驾轻就熟。润州区的工商业发展早,工人运动最早在镇屏街,工人文化宫意义重大。为了写书一家家一处处去跑去采访,有的地方用尺子量。工作之后有60本日记,一年年发生什么事情要找很容易,能够让当时情景再现。镇江曾经有木行几十家,工商业可以写的很多。现在许老师和他们搞运河堰的故事,还巧遇到20年不见的老友何来福老火面的老板,真是“麻掉在针尖上”太巧了,他是老面店的老板,11.9斤重的刀和16公分案板都还在。如果把镇江街巷故事宣传好了,游人多,还可以弄人力车专门走街串巷游览,人力车师傅可以兼导游讲解街巷故事。京江潮说能够有一个事情让自己的知识得以运用,非常高兴。
石新民书拿到手之后,立刻把书看了一遍,写了读后感登上了晚报。这个书上的宝塔路街道的巷都是我写的,我拿了资料之后,去街巷四处丈量走访,写好之后交李老师审核由许老师统稿。搞好镇江,让大家了解镇江,需要领导重视,还要齐心协力要花大功夫。
山那边说,金山银山青山(宝盖山)文化底蕴深厚,古历史看城里,近历史看润州。重点宣传城市山城文化,建议适当时候京畿路竖牌坊。镇江有租界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还有铁路文化,运河文化,宗教文化。大龙王巷,东坡岭碑林都有文化底蕴可以挖掘。
张领导最后总结,京畿路是一个点,能不能带面,把大龙王巷,铁路隧道,连成为一条线。历史文化是宝藏,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多样多层,抖音视频多方面宣传;说好史话,延伸重点发展;做好文化,让领导重视起来,让镇江越来越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