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工人吐槽高温补贴系摆拍,街道办回应:属于劳资纠纷。网友不干了
    百姓话题  >  [社会写真] 工人吐槽高温补贴系摆拍,街道办回应:属于劳资纠纷。网友不干了     
    查看: 1432  回复: 12
     13  1/3  1  2  3  > 
    [社会写真] 工人吐槽高温补贴系摆拍,街道办回应:属于劳资纠纷。网友不干了      查看: 1432  回复: 12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12-17
    • 行业 医疗卫生
    •  
    工人吐槽高温补贴系摆拍,街道办回应:属于劳资纠纷。网友不干了

    8月9号,据第一现场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一排排矿泉水整整齐齐码着,红衣服白帽子的人满脸“关怀”地递给工友,旁边相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正当汗水浸透工装的汉子们以为能喝上一口清凉时,魔幻一幕上演了——刚递到手里的水,转眼又被那群“红衣天使”收了回去!一个工人兄弟举着手机,声音里压着火:“拍完照就拉走?这高温补贴演给谁看呢?几瓶水都抠搜成这样!”这哪是送清凉?活脱脱一场烈日下的行为艺术!企业良心是被晒化了吗?

    一、现场荒诞剧:矿泉水瓶里的“高温关怀”


    网传视频把宁波骆驼街道那场“大戏”拍得清清楚楚。天气热得地面都快冒烟了,建筑公司门口却煞有介事堆起小山似的矿泉水。红衣白帽的“演员”们登场,郑重其事地把水递给灰头土脸的工人,旁边相机镜头像探照灯一样追着拍。画面看着挺“暖心”是吧?可镜头一挪开,剧情急转直下——刚递出去的水瓶,转个身就被“演员”们麻利地收回,整箱整箱重新搬上车拉走!工人兄弟举着手机的手都在抖,那句“补贴没见着,摆拍走流程倒是走得足”,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精心设计的“温情戏”脸上。烈日下的矿泉水瓶,此刻成了最刺眼的道具,晃得人眼睛生疼。

    几瓶矿泉水值几个钱?企业至于演这出?抠门抠到这份上,简直让人怀疑矿泉水瓶里是不是藏着钻石!建筑工人顶着毒日头,一砖一瓦垒起城市的高楼大厦,汗水砸在地上都能摔八瓣。他们真正渴求的,哪是这几瓶水?他们要的是汗水换来的那份实实在在的尊重!这种把工人当背景板的“关怀秀”,比不发更伤人。企业省下那几箱水钱,却把人心给彻底浇凉了。

    高温补贴,国家白纸黑字的规定,到了执行层面竟能扭曲成一场滑稽表演?当企业把应付差事、应付检查当成头等大事,把真正需要关怀的工人当成配合表演的道具,这种“关怀”早已变质发馊。高温下的劳动者不需要虚假的镁光灯,他们只想要一瓶能真正解渴的水、一份不被盘剥的应得补贴。这场荒诞剧最讽刺的注脚是:连几块钱的矿泉水都要回收,企业的“成本控制”精准得令人心寒。

    二、工人怒揭黑幕:手机镜头戳破“温情”泡沫


    那位举着手机记录的工人兄弟,简直是戳破新衣的孩子!视频里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带血:“前面发完拍完照后又给拉回去了,就是几瓶的矿泉水。”没有激烈控诉,只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后的疲惫与愤怒。这朴素的记录,瞬间撕开了企业精心编织的“温情”面纱,把背后的算计与凉薄赤裸裸晾晒在烈日下。他手里的手机,此刻成了最有力的维权武器,让这场拙劣的摆拍无所遁形。

    工人为何选择拍视频曝光?是无数次失望累积后的爆发!高温补贴年年提,落到实处的有几回?这次更绝,连装样子都懒得装全套,把工人尊严踩在地上摩擦。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手机镜头记录的不仅是几瓶被收回的水,更是底层劳动者面对不公时,那声压抑已久的呐喊。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世界:别当我们是傻子,我们看得清!

    视频曝光后,企业装聋作哑,电话成了摆设。这沉默比狡辩更可恨!它默认了工人的指控,也坐实了企业的傲慢——连解释都懒得给。而街道办轻飘飘一句“劳资纠纷”,更是把球一脚踢开,仿佛这只是工人和企业之间几瓶水的“小矛盾”。工人的愤怒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这回应透出的冷漠与推诿,让高温补贴应有的强制性与严肃性荡然无存。

    工人兄弟的镜头,照出的何止是一家企业的丑态?它更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某些地方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虚与委蛇。当维护权益要靠工人自己冒风险取证曝光,当职能部门习惯性“和稀泥”,高温补贴政策这张国家开出的“清凉支票”,在基层遭遇了怎样令人窒息的“兑现难”?这声呐喊,不该消失在热浪里。

    三、官方神回应:“劳资纠纷”?高温补贴岂是儿戏!


    工人怒揭摆拍骗局,舆论怒火中烧,街道办的回应却让人一口老血堵在胸口——轻描淡写定性为“劳资纠纷”,还“贴心”地表示“可以过来登记调解”。几瓶水引发的“纠纷”?这神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写得明明白白:高温天气下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的用人单位,必须发高温津贴。这是白纸黑字的法定义务,是企业必须扛起的责任,怎么到了某些部门嘴里,就降格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纠纷”?这回应,糊弄谁呢?

    一句“劳资纠纷”,暴露出某些基层部门对劳动者权益认知的严重错位和惰政思维。高温补贴不是老板心情好发的“红包”,它是劳动者在极端环境下用健康甚至生命风险换来的法定补偿。把严肃的法定福利保障,等同于普通劳资扯皮,本身就是对法律尊严的亵渎。这种认知偏差,让劳动者维权路上平添多少本不该有的荆棘?一句“可以调解”,更是把维权的责任推回给了本就处于弱势的工人——烈日下搬完砖,还要拖着疲惫身躯去“登记”?寒心!

    面对企业如此明目张胆的欺诈行为,街道办作为最贴近基层的管理者,难道不该第一时间主动介入核查?该追问的是:企业历年高温补贴是否足额发放?此次摆拍是偶发还是惯犯?是否存在其他克扣侵权行为?一句“劳资纠纷”就想盖棺定论,是能力不足,还是态度敷衍?这种和稀泥式的回应,非但不能灭火,反而是在给维权热情泼冷水,无形中成了企业违规的“挡箭牌”。

    当维护法定权益都需要工人“过五关斩六将”去争取,当执法者把国家法规轻飘飘归为“纠纷”,高温补贴政策的权威性从何谈起?法律的牙齿又在哪里?街道办这盆“冷水”,浇不灭公众的质疑,只会让人们对基层治理能力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决心,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高温津贴的强制性,不该被一句“纠纷”消解于无形!

    四、网友炸锅:抠门公司遇上“神回复”


    事件曝光,网络直接炸了锅!网友们的嘲讽火力全开:“这企业干得‘漂亮’!奥斯卡欠你们一座小金人!”“几瓶水都要演一出?老板是打算从矿泉水瓶里抠出金矿吗?”企业这波抠门到骨子里的操作,精准踩中了大众对无良老板的厌恶神经。更绝的是街道办的“神助攻”——“劳资纠纷”四字一出,评论区瞬间被“哈哈哈哈”和“???”刷屏:“神TM劳资纠纷!国家规定的高温补贴,到您这儿变‘纠纷’了?”“这回应跟没说一样,踢得一脚好皮球!”官方和企业,一个比一个会“演”,联手贡献了年度黑色幽默。

    企业为何连几瓶水都吝啬至此?表面看是抠门,骨子里是对劳动者尊严的极端漠视。建筑工人风里来雨里去,城市的高楼大厦靠他们的脊梁撑起。可某些企业眼里,他们不过是廉价的、可随意糊弄的“人力成本”。高温补贴这点法定福利都敢克扣,甚至用摆拍糊弄,暴露的是资本赤裸裸的傲慢——工人的健康和感受,远不如省下那点水钱重要,更不如拍张“关怀”照片应付检查来得“实在”。这种价值观,凉透了人心。

    网友们一边怒骂,一边也在担忧:宁波这事绝非孤例!多少工地角落里,高温补贴成了“纸上福利”?多少工人的汗水,换不来一瓶真正解渴的水?一句句“我们工地也这样”、“我们领导只发藿香正气水还过期了”的跟帖,道出了多少沉默的委屈。当一家企业的恶劣行径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恰恰说明这绝非个案,而是刺痛了整个劳动者群体的伤疤——高温下的权益保障,漏洞有多大?阳光何时才能照进现实?

    网友的怒火,是朴素正义感的爆发,更是对公平底线的呼唤。它撕开了某些企业伪善的面具,也拷问着监管的力度。当“抠门公司”遇上“神回复部门”,受伤的永远是烈日下最辛苦的人。这出荒诞剧,不该以网友的嘲讽为终点,而应是刮骨疗毒、彻底纠偏的开始。劳动者的汗水,不该被如此轻贱!

    五、深扒高温补贴:国家给的“清凉费”,怎就成了水中月?



    这出“矿泉水闹剧”,狠狠撕开了高温补贴政策在基层执行的巨大伤口。国家三令五申的“清凉费”,到了某些企业和地方,怎么就硬生生变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水中月”?究其根源,是执行环节彻底“脱了轨”。法律条文悬在空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管铁拳和便捷有效的维权通道。工人兄弟想要那点补贴,常常得看老板“脸色”,甚至要冒着丢饭碗的风险去争。当违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维权成本高不可攀时,无良企业自然有恃无恐,把国家规定当废纸!

    高温补贴,绝非可有可无的“小甜头”。建筑工人、环卫工、快递员……这些户外劳动者是高温最大的受害者。高温津贴,是国家对他们特殊劳动环境下健康损耗的法定补偿,是实实在在的“保命钱”。把它偷换成几瓶水甚至一场摆拍,是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极端漠视!当企业连这点法定补偿都克扣,无异于在烈日下对劳动者进行二次盘剥。这种行径,不仅违法,更失德!

    要堵住漏洞,让“清凉费”真正落袋,必须双管齐下!监管的“探照灯”得常亮:劳动监察部门不能坐等投诉,要主动出击,尤其对建筑工地等高风险行业进行常态化高温津贴专项检查,让违规企业无处藏身。维权的“快车道”必须畅通:简化举报流程,降低举证门槛,对克扣补贴行为重拳出击、顶格处罚,罚到他们肉疼!让工人兄弟敢维权、能维权、快维权。法规的牙齿,必须锋利见血!

    国家政策的善意,绝不能被基层的敷衍和企业的奸猾所消解。高温津贴的每一分钱,都凝结着户外劳动者滚烫的汗水与健康代价。保障它足额、及时、不打折扣地发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逾越的底线。别再让烈日下的劳动者,既流汗,又寒心!落实高温补贴,是对劳动者最基础的尊重。



    这场宁波烈日下的“矿泉水闹剧”,戳破了多少虚伪假面?企业把国家规定的高温关怀演成摆拍丑闻,连几瓶水都要收回的抠搜,是对劳动者尊严赤裸裸的践踏。而一句轻飘飘的“劳资纠纷”,更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麻木与惰性。当法规的威严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当工人的汗水换不来一瓶解渴的水,我们不得不问:到底需要多少部手机镜头,才能照亮每一处被刻意忽视的烈日角落?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4-12-3
    •  

    学生餐费还有人从中扣呢,老师校长觉悟应该算高了吧,更不用说企业了。理论和实践是割裂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6-5-4
    •  

    看了半天,涉事企业是谁?也许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文风有点像AI




    • 来自 北京
    • 精华 41
    • 注册 2005-1-22
    •  

    镇江话,作业哦




    • 来自 浙江省
    • 精华 19
    • 注册 2006-6-22
    • 行业 学生
    •  

    不会吧,再做假,也不会到一瓶水也舍不得吧。那些干部劳动啊,上街做好事啊拍拍照片可能是真的。不会抠到一瓶水上面吧。

    看东西一分为二。




     13  1/3  1  2  3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5431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