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瑞思学科英语K026班的小朋友
这是K026班的专贴(⊙o⊙)哦!
敬请关注~~\(^o^)/~~!!
~~~~WE ARE COMING NOW~~~~^_^~~~
~~~~ K026~~~@_@~~
Work Hard~~!!~~ Have Fun~~&_&~~
今后家长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拨打
客服电话 0511-85968390反映哦!
[ 本帖最后由 瑞思学科英语 于 13-2-28 14:2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3-2
- 行业 工业制造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关于幼儿假想
一个孩子会跟一个无形的伙伴谈心玩耍;又一个孩子告诉同伴。他喝了好多好多瓶酸奶;手无缚鸡之力的三岁孩童悄悄地对妈妈说:“今天我打死了一只老虎。”是孩子着了“魔”,还是孩子在撒谎——“假想行为”。
“假想行为”是幼儿的年龄特征行为之一。当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想象与实际混淆或发生矛盾时,就假想出一种事物或某种活动方式来实现自我满足,进行自我调节。其发生发展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情境是紧密相联的。
孩子情感渲泄的需要。婴儿的感情主要是原始感情。其渲泄的方式主要是哭与笑。饿了哭几声,饱了笑一笑,只要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就安静下来。以后随着孩子同外界社会环境的接触,原始情感带上了社会色彩,并逐渐向细致分化,社会情感初步形成。到了1岁左右, 孩子的情感表达不再是哭几声,笑一笑,主要是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最初孩子只是玩“独脚戏”,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更加丰富,孩子不甘孤独和寂寞,渴望跟成人交往,使情感得到交流。但如果找不到伙伴,便创造出一个“假想的游戏伙伴”与之交谈,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些无形的伙伴一般在2岁半到6岁左右出现,一直到入学年龄才逐渐消失。
伙伴游戏的习惯性反射。孩子到了3岁左右以合作游戏为主。 两个孩子或更多的孩子一起游戏。因为合作游戏给他们创造了情感充分表现的机会,且在合作游戏中获得了“独脚戏”中所不能得到的愉悦体验。多次的合作游戏,不仅使他们兴趣越来越浓,还会把游戏的合作性看作游戏的本质,逐渐养成合作游戏的习惯。调查中发现:80%的孩子认为:一个人玩没意思,要玩就几个人一块儿玩。所以每当他们一谈到游戏或一玩起来,总把它“反射”为“合作”,没有人“合作”,就假想出几个来。
孩子的合作游戏最初内容是家庭生活的模仿,随着接触面的扩大和游戏经验的积累,逐渐由“娃娃家”发展到家庭生活之外的社会角色行为。有的扮成“售货员”,有的扮成“顾客”,有的扮成“医生”,有的扮成“病人”,有的扮成“司机”,有的扮成“乘客”。并假想出一系列的“生活”情节。通过“合作生活”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满足(包括满足与人交往的需要)的目的。所以在游戏之后,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们常常为游戏的快乐兴奋不已,还会把游戏中最感兴趣的情节和自己最友好的几个伙伴反射出来,按照原来的游戏程序、游戏内容、游戏方式重新“表演”一遍,甚至几遍。
自我创造的愉悦性激励。人们对自己创造的东西都有一种愉快感和自豪感,孩子尤其如此。一般来说,1—2岁的儿童只有想象的萌芽, 2—3岁想象已有发展,但十分简单,没有什么创造性成份, 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内容也非常零碎。3岁以后随着脑神经发展的逐渐完善, 在探求感的冲击和愉悦感的激励下,想象能力有了飞快的发展,且有许多创造性成份,表现在行动上多为“假想行为”。如孩子想象自己当个司机,就把小凳子假想为“汽车”,把锅盖假想为“方向盘”,两者一组合,自己当起了“司机”,精神抖擞地“开车”。当然,幼儿的假想创造行为大多是社会生活的“再造”,假想的内容、行为方式受孩子知识积累的程度和想象能力发展的影响。知识越丰富,假想的事物与行为方式越复杂。如假想开汽车,想象能力丰富、对汽车比较熟悉的,会想象得更细致,不仅能用凳子做“汽车”、锅盖做“方向盘”,还会用其他东西做“车盘”、“喇叭”等,甚至还会假想个“售票员”来。而对汽车不熟悉或想象能力发展缓慢的孩子可能只用一张小凳子就开起了“汽车”。
隐蔽假想的反向流露。以上几点都是明显的假想行为,其外在表现不容易看出来,是一种以“真”乱假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做“躲猫猫”的游戏时,被同伴“抓”住了吓得哭起来。这种哭是真哭,而真哭又来自于假想——把游戏的假抓假想为真抓。夏天孩子穿了一件绣了“小鸽子”的汗衫,但还要加件外套,不然“小鸽子”就要“飞”了。这是孩子把假鸽子假想为真鸽子。孩子打坏了一个老虎玩具,会告诉人他打死了一只“老虎”。孩子想喝酸奶告诉人他喝了许多瓶酸奶。这些假想行为与孩子的心理想象和对事物的感知是一致的,但与客观现实却多数量反向的、矛盾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情绪因素,幼儿易动感情,游戏时易进入角色,很容易由假变真;有的是感知因素,幼儿感知能力差,假的与真的、想象的与现实的容易混淆起来;还有心理需求问题。如果孩子对某一事物需求太强烈,但现实又难以实现,他就可能假想为已经得到,以实现自我满足,调节自己的心理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对孩子的假想行为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
如果处理得法,将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好处。在幼儿假想行为发生时,父母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对幼儿创造“假想伙伴”的行为,要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如果是因为长期孤独的原因,就要设法让他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做做游戏;如果是活动后的兴奋反射,也不要横加干涉,家长要设法让他情绪稳定下来。同时也可通过孩子的重新“表演”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对于其中有些“不礼貌”、不按“规则”活动的情节,家长还可以教育引导。二是对孩子的创造性假想行为,要保护、激励。孩子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孩子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这对于促进孩子想象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孩子创造性行为习惯是很有好处的。
一个孩子会跟一个无形的伙伴谈心玩耍;又一个孩子告诉同伴。他喝了好多好多瓶酸奶;手无缚鸡之力的三岁孩童悄悄地对妈妈说:“今天我打死了一只老虎。”是孩子着了“魔”,还是孩子在撒谎——“假想行为”。
“假想行为”是幼儿的年龄特征行为之一。当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想象与实际混淆或发生矛盾时,就假想出一种事物或某种活动方式来实现自我满足,进行自我调节。其发生发展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情境是紧密相联的。
孩子情感渲泄的需要。婴儿的感情主要是原始感情。其渲泄的方式主要是哭与笑。饿了哭几声,饱了笑一笑,只要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就安静下来。以后随着孩子同外界社会环境的接触,原始情感带上了社会色彩,并逐渐向细致分化,社会情感初步形成。到了1岁左右, 孩子的情感表达不再是哭几声,笑一笑,主要是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最初孩子只是玩“独脚戏”,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更加丰富,孩子不甘孤独和寂寞,渴望跟成人交往,使情感得到交流。但如果找不到伙伴,便创造出一个“假想的游戏伙伴”与之交谈,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些无形的伙伴一般在2岁半到6岁左右出现,一直到入学年龄才逐渐消失。
伙伴游戏的习惯性反射。孩子到了3岁左右以合作游戏为主。 两个孩子或更多的孩子一起游戏。因为合作游戏给他们创造了情感充分表现的机会,且在合作游戏中获得了“独脚戏”中所不能得到的愉悦体验。多次的合作游戏,不仅使他们兴趣越来越浓,还会把游戏的合作性看作游戏的本质,逐渐养成合作游戏的习惯。调查中发现:80%的孩子认为:一个人玩没意思,要玩就几个人一块儿玩。所以每当他们一谈到游戏或一玩起来,总把它“反射”为“合作”,没有人“合作”,就假想出几个来。
孩子的合作游戏最初内容是家庭生活的模仿,随着接触面的扩大和游戏经验的积累,逐渐由“娃娃家”发展到家庭生活之外的社会角色行为。有的扮成“售货员”,有的扮成“顾客”,有的扮成“医生”,有的扮成“病人”,有的扮成“司机”,有的扮成“乘客”。并假想出一系列的“生活”情节。通过“合作生活”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满足(包括满足与人交往的需要)的目的。所以在游戏之后,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们常常为游戏的快乐兴奋不已,还会把游戏中最感兴趣的情节和自己最友好的几个伙伴反射出来,按照原来的游戏程序、游戏内容、游戏方式重新“表演”一遍,甚至几遍。
自我创造的愉悦性激励。人们对自己创造的东西都有一种愉快感和自豪感,孩子尤其如此。一般来说,1—2岁的儿童只有想象的萌芽, 2—3岁想象已有发展,但十分简单,没有什么创造性成份, 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内容也非常零碎。3岁以后随着脑神经发展的逐渐完善, 在探求感的冲击和愉悦感的激励下,想象能力有了飞快的发展,且有许多创造性成份,表现在行动上多为“假想行为”。如孩子想象自己当个司机,就把小凳子假想为“汽车”,把锅盖假想为“方向盘”,两者一组合,自己当起了“司机”,精神抖擞地“开车”。当然,幼儿的假想创造行为大多是社会生活的“再造”,假想的内容、行为方式受孩子知识积累的程度和想象能力发展的影响。知识越丰富,假想的事物与行为方式越复杂。如假想开汽车,想象能力丰富、对汽车比较熟悉的,会想象得更细致,不仅能用凳子做“汽车”、锅盖做“方向盘”,还会用其他东西做“车盘”、“喇叭”等,甚至还会假想个“售票员”来。而对汽车不熟悉或想象能力发展缓慢的孩子可能只用一张小凳子就开起了“汽车”。
隐蔽假想的反向流露。以上几点都是明显的假想行为,其外在表现不容易看出来,是一种以“真”乱假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做“躲猫猫”的游戏时,被同伴“抓”住了吓得哭起来。这种哭是真哭,而真哭又来自于假想——把游戏的假抓假想为真抓。夏天孩子穿了一件绣了“小鸽子”的汗衫,但还要加件外套,不然“小鸽子”就要“飞”了。这是孩子把假鸽子假想为真鸽子。孩子打坏了一个老虎玩具,会告诉人他打死了一只“老虎”。孩子想喝酸奶告诉人他喝了许多瓶酸奶。这些假想行为与孩子的心理想象和对事物的感知是一致的,但与客观现实却多数量反向的、矛盾的。其发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情绪因素,幼儿易动感情,游戏时易进入角色,很容易由假变真;有的是感知因素,幼儿感知能力差,假的与真的、想象的与现实的容易混淆起来;还有心理需求问题。如果孩子对某一事物需求太强烈,但现实又难以实现,他就可能假想为已经得到,以实现自我满足,调节自己的心理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对孩子的假想行为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
如果处理得法,将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好处。在幼儿假想行为发生时,父母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对幼儿创造“假想伙伴”的行为,要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如果是因为长期孤独的原因,就要设法让他跟其他小朋友接触,做做游戏;如果是活动后的兴奋反射,也不要横加干涉,家长要设法让他情绪稳定下来。同时也可通过孩子的重新“表演”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对于其中有些“不礼貌”、不按“规则”活动的情节,家长还可以教育引导。二是对孩子的创造性假想行为,要保护、激励。孩子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孩子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这对于促进孩子想象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孩子创造性行为习惯是很有好处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刚刚看完《出国 不出国》,跟大家分享下。
有人说美国教育更成功,因为它培养了无数诺贝尔奖得主,它有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学、科研以及企业家队伍。其实这些并不能掩盖北美教育的不足之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对比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寻找更好的教育模式,成为大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模式,其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动用全社会力量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科学的环境。
美国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每一个阶段,当一届政府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之后,就会组织儿童心理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数据说话,提出改进方案。比如品格教育、阅读战争中自然拼读法替代全语言政策等,无一不是这样的情况。除了幼儿园、学校,活跃着非常多的儿童教育另类的民间组织,包括各种基金组织。这些组织和学校一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教育评选机制注重实用性,培养孩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和基本技能。
高考指挥棒中对已有知识的考核只占一定比例,重视潜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社会适应能力。越是精英,社会性要求越高。名校出来的学生应付工作挑战会觉得很轻松。同事名校出来的学生因为之前曾经有过很多的社会经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较强。
第三,学习方式更科学更有趣,厌学情形极少出现。
即使是培养精英为目的的私立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兴趣的保护都做的非常好。寓教于乐,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动用非常立体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包括阅读训练,都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研究教学方法、提供阅读素材,孩子欢天喜地的完成阅读作业,厌学情况很少见。即使是作业、写单词,也都是每次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新鲜有趣。
第四,越小的孩子越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就能出顶尖的科学及、企业家,就有那么好的大学。现在体会到,创造力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要想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把孩子的时间都用别人的观点填满。要教会孩子分析别人的观点,也允许孩子有发呆的时间。要让孩子有机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尊重孩子跟随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看北美孩子的作业,基本都是开放性的,很少有把固定的字词抄多少遍这样的情形。所谓知识可以装满,而智慧需要空间才能获得,也恰恰是这样的道理。
第五,通过阅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来。
培养了终身学习者,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提出0岁阅读理论,投入巨资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培养志愿者辅导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就形成阅读习惯。上学后,更进一步强调阅读,培养终身学习者。在阅读中,注重兴趣,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阅读与学科学习密切结合。阅读习惯称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习惯。
第六,帮助每个阶层的人找到归属感,奠定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国外这些年感触最深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感觉,尤其是整个社会对于孩子的重视和爱护。每一个家庭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投入了非常多的经历。个人的价值从对家庭的贡献到对社区的贡献,非常多的小事和细节体现出服务他人的精神力量。有钱的人开豪车住豪宅但是并没有高人一等,每个人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人们不会为了挣很多钱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孩子从小享受者社区服务,长大后再服务于社区,在脚踏实地中体会着被人需要的幸福。
尽管北美教育中有诸多成指处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它的不成功之处也很明显。其中很重要的几方面:
1 学校中精英教育很成功,但是精英以外的阶层发展动力不足,社会效率不高。
社会阶层分化,有些族裔,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孩子的教育不关心,注重玩乐和享受。孩子们到了中学以后,想当精英的阶层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不想上大学的孩子则普遍缺乏学习动力,过分看重自由,没有精神追求,所以吸毒、乱性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人走上社会以后,往往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作为社会普通人的大众,因为高收入伴随着高税收,而且很多人过分看重家庭生活,所以对工作时有应付,很多部门工作效率不高,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
2 过于重视阅读,而理工科的基本素质培养重视不足。
北美教育中数学的基本功训练的很少,所以很多孩子害怕数学。尤其是不准备考大学的孩子,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理科思维和技能的培养,生活中基本计算能力都比较差。在高考的志愿选择上,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理工科专业。结果,整个社会工程师类人员缺乏,技工数量不足,合格劳动者中缺乏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此类工作的承担者绝大部分需要靠移民来解决。
3 公立基础教育中学习方面的激励机制不足,有些孩子中学后学习困难。
普通的公立小学因为没有考试排名的压力,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奖励,所以很多孩子心目中没有追求卓越的想法。这一点在加拿大尤其明显。很多公立学校的孩子中学以后如果选择私立高中,会觉得学习压力很大,而一旦上的是普通中学,由于没有目标的引导,随波逐流的可能性更大。
而对比中国的教育,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未来非常关注,教育资源对优等生也更加倾斜。这种情况下,一些天赋好的孩子的潜能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些孩子,在国外可能反倒不如在中国出成绩。同时因为中国基础教育中偏重理科教育,所以国内的理科生到了国外尽管出大成果不易,但是成为中产阶级不是难事。而对比于一般的美国人,华裔中产阶级已经有比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都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教育并非一无是处。除此以外,中国教育中尽管限制了自由,但是孩子们因为自由过头而出现的诸多令家长头疼的劣行也要少很多,孩子们因此所付出的代价也小很多。这些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中国教育仍然有很多问题。我(安妮鲜花)认为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诺贝尔奖的问题,而是教育是否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教育只有一个模式,人们便没有了发展个人兴趣的空间,创造力和幸福感就这样被磨灭了。
以奥数为例,目前北京小升初的选拔中,如果孩子数学不是特长,其他方面有再好的天赋也难有机会。推优是个途径,但是不确定因素让家长们不敢等待。而体育文艺等特长生往往作为专业培养,不想走专业的孩子因为这些特长能上好中学的概率很低。而那些擅长文学、戏剧、科学创造的孩子,则根本没有被选拔的机会。这是目前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
从教育者的角度,教育应该培养各个层面的人,让各个层面的人找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从个人来讲,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能够更快乐的生活。
优秀也好、平庸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并且因为这个价值而快乐。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事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感觉到不快乐。学生时代孩子们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被作为精英培养的孩子到了社会上,无法适应普通人的生活。原本应该有的远大抱负并努力实现理想的孩子,毕业之后不是想着怎样去创造价值,却仅仅把买房买车作为最现实并且最难以实现的梦想。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扭曲了孩子的追求,挣大钱成了优等生的目标。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或者不甘于普通人的位置。
如果一个社会有钱的人没钱的人、有成就的人没有成就的人都缺少归属感,那么这个社会就难以和谐。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和谐,幸福感自然很难获得。一个人生活的不幸福,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低,再多的钱再大的成就又有多少价值呢?剖析中国近些年的移民潮,正式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
有人说美国教育更成功,因为它培养了无数诺贝尔奖得主,它有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学、科研以及企业家队伍。其实这些并不能掩盖北美教育的不足之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送孩子出国接受教育。对比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寻找更好的教育模式,成为大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模式,其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动用全社会力量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科学的环境。
美国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每一个阶段,当一届政府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之后,就会组织儿童心理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数据说话,提出改进方案。比如品格教育、阅读战争中自然拼读法替代全语言政策等,无一不是这样的情况。除了幼儿园、学校,活跃着非常多的儿童教育另类的民间组织,包括各种基金组织。这些组织和学校一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教育评选机制注重实用性,培养孩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和基本技能。
高考指挥棒中对已有知识的考核只占一定比例,重视潜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社会适应能力。越是精英,社会性要求越高。名校出来的学生应付工作挑战会觉得很轻松。同事名校出来的学生因为之前曾经有过很多的社会经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较强。
第三,学习方式更科学更有趣,厌学情形极少出现。
即使是培养精英为目的的私立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兴趣的保护都做的非常好。寓教于乐,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动用非常立体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包括阅读训练,都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研究教学方法、提供阅读素材,孩子欢天喜地的完成阅读作业,厌学情况很少见。即使是作业、写单词,也都是每次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新鲜有趣。
第四,越小的孩子越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就能出顶尖的科学及、企业家,就有那么好的大学。现在体会到,创造力需要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要想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把孩子的时间都用别人的观点填满。要教会孩子分析别人的观点,也允许孩子有发呆的时间。要让孩子有机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尊重孩子跟随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看北美孩子的作业,基本都是开放性的,很少有把固定的字词抄多少遍这样的情形。所谓知识可以装满,而智慧需要空间才能获得,也恰恰是这样的道理。
第五,通过阅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来。
培养了终身学习者,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提出0岁阅读理论,投入巨资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培养志愿者辅导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就形成阅读习惯。上学后,更进一步强调阅读,培养终身学习者。在阅读中,注重兴趣,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阅读与学科学习密切结合。阅读习惯称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习惯。
第六,帮助每个阶层的人找到归属感,奠定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在国外这些年感触最深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感觉,尤其是整个社会对于孩子的重视和爱护。每一个家庭尤其是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投入了非常多的经历。个人的价值从对家庭的贡献到对社区的贡献,非常多的小事和细节体现出服务他人的精神力量。有钱的人开豪车住豪宅但是并没有高人一等,每个人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人们不会为了挣很多钱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孩子从小享受者社区服务,长大后再服务于社区,在脚踏实地中体会着被人需要的幸福。
尽管北美教育中有诸多成指处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它的不成功之处也很明显。其中很重要的几方面:
1 学校中精英教育很成功,但是精英以外的阶层发展动力不足,社会效率不高。
社会阶层分化,有些族裔,尤其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孩子的教育不关心,注重玩乐和享受。孩子们到了中学以后,想当精英的阶层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不想上大学的孩子则普遍缺乏学习动力,过分看重自由,没有精神追求,所以吸毒、乱性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人走上社会以后,往往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作为社会普通人的大众,因为高收入伴随着高税收,而且很多人过分看重家庭生活,所以对工作时有应付,很多部门工作效率不高,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
2 过于重视阅读,而理工科的基本素质培养重视不足。
北美教育中数学的基本功训练的很少,所以很多孩子害怕数学。尤其是不准备考大学的孩子,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理科思维和技能的培养,生活中基本计算能力都比较差。在高考的志愿选择上,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理工科专业。结果,整个社会工程师类人员缺乏,技工数量不足,合格劳动者中缺乏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此类工作的承担者绝大部分需要靠移民来解决。
3 公立基础教育中学习方面的激励机制不足,有些孩子中学后学习困难。
普通的公立小学因为没有考试排名的压力,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也没有什么奖励,所以很多孩子心目中没有追求卓越的想法。这一点在加拿大尤其明显。很多公立学校的孩子中学以后如果选择私立高中,会觉得学习压力很大,而一旦上的是普通中学,由于没有目标的引导,随波逐流的可能性更大。
而对比中国的教育,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未来非常关注,教育资源对优等生也更加倾斜。这种情况下,一些天赋好的孩子的潜能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些孩子,在国外可能反倒不如在中国出成绩。同时因为中国基础教育中偏重理科教育,所以国内的理科生到了国外尽管出大成果不易,但是成为中产阶级不是难事。而对比于一般的美国人,华裔中产阶级已经有比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都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教育并非一无是处。除此以外,中国教育中尽管限制了自由,但是孩子们因为自由过头而出现的诸多令家长头疼的劣行也要少很多,孩子们因此所付出的代价也小很多。这些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中国教育仍然有很多问题。我(安妮鲜花)认为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诺贝尔奖的问题,而是教育是否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教育只有一个模式,人们便没有了发展个人兴趣的空间,创造力和幸福感就这样被磨灭了。
以奥数为例,目前北京小升初的选拔中,如果孩子数学不是特长,其他方面有再好的天赋也难有机会。推优是个途径,但是不确定因素让家长们不敢等待。而体育文艺等特长生往往作为专业培养,不想走专业的孩子因为这些特长能上好中学的概率很低。而那些擅长文学、戏剧、科学创造的孩子,则根本没有被选拔的机会。这是目前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
从教育者的角度,教育应该培养各个层面的人,让各个层面的人找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从个人来讲,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能够更快乐的生活。
优秀也好、平庸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并且因为这个价值而快乐。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事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感觉到不快乐。学生时代孩子们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被作为精英培养的孩子到了社会上,无法适应普通人的生活。原本应该有的远大抱负并努力实现理想的孩子,毕业之后不是想着怎样去创造价值,却仅仅把买房买车作为最现实并且最难以实现的梦想。整个社会的评价标准扭曲了孩子的追求,挣大钱成了优等生的目标。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或者不甘于普通人的位置。
如果一个社会有钱的人没钱的人、有成就的人没有成就的人都缺少归属感,那么这个社会就难以和谐。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和谐,幸福感自然很难获得。一个人生活的不幸福,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低,再多的钱再大的成就又有多少价值呢?剖析中国近些年的移民潮,正式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9-2
- 行业 电子制造
- 来自 天津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9-2
- 行业 电子制造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8-1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8-25
- 行业 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