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把话说完(作者:徐长顺)

教师喜欢听话的学生,他们会顺着教师的意思学习、做事,而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会被老师“宠“着,偶尔有点小错误,也不太说他们。

与此相反,那些不听话,有点个性的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就惨了,经常会被批评,很不受教师的欢迎。

我们会经常看到教师找那些“暂差生”或者犯错的学生谈话,大多是训斥,不容忍学生说一句话。

有些胆大点的学生,犯了错会和教师说理由。他们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不受欢迎的学生所有的理由在老师眼里都不是理由。我不止一次发现,教师听不进他们任何一句解释,似乎教师永远是对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学生很有个性,更有独到的思考,教师应该有点民主思想,面对学生犯错的理由,帮他们分析,告诉他们错在哪,今后要注意哪些。教师的说话语气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分析要具体有理,尤其要稳定学生情绪,听完他们申辩,点出他们不足之处,让他们自己感觉错了,比教师说他们错效果要好得多。教育学生需要耐心,更要爱心,只是一味强调自己是对的,不准学生作解释,不让他们开口说,至少是不愿意听学生心声的。

学生犯错强调理由,是正常的心理,表面上看,不让他们说,是征服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内心有多少服气,又怎么能自觉走向正确轨道呢?教师的批评也就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学校培养的应该是创造型的人才,而不是惟命是从,没有独立思考的,将来怎么能有主见,爱思考,有创造精神呢。

德育的本质是塑造灵魂,教师要以学生心灵与心灵碰撞,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树立了“以生为本”之后,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就一定能耐心听他们心声,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让学生把话说完,不只反映教师的师德,也体现着教师的修养,一个能耐心听完学生说话的教师,一定有宽容的心,有治疗孩子心灵,修正他们错误,引导他们总结教训,点燃孩子向善的正气的方法。

   面对孩子,为师的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教师是爱他们的,是真心关心他们的。他们将永远不会有“敌对“的感觉,更不会有听不进教师批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