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真正塑造孩子人格的,是挫折与苦难
    家有学子  >  [其它话题] 真正塑造孩子人格的,是挫折与苦难     
    查看: 5030  回复: 2
    [其它话题] 真正塑造孩子人格的,是挫折与苦难      查看: 5030  回复: 2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8-6-2
    •  
    真正塑造孩子人格的,是挫折与苦难

    在一档演讲节目中,徐峥讲述了自己20岁脱发带给自己的诸多困扰和痛苦。



    在大二的时候,徐峥毫无征兆地加入到早脱一族。头发掉得“一抓一大把”。


    苦恼的徐峥开始寻找各种治秃的办法。


    要涂生发水的时候,宿舍楼道里都在喊,“徐峥要开始治头发了啊”,然后大家都围了过来,搞得徐峥因为过于紧张,一下子把生发水洒到了桌子上。


    旁边的同学开玩笑:“你说这桌子上会不会长毛呢?”


    另一个同学说:“你看看他的头你就知道了,效果也不怎么样啊!”


    徐峥说:“为了这个头发,我受尽了各种屈辱,各种嘲讽。”





    他每天戴着帽子在煎熬中度日,但最终做演员的想法压过了一切,于是他去剃了一个光头。


    后来他领悟到,光头并不是他成为一名好演员的阻碍。于是他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全力以赴地向着目标努力,最终在演员和导演之路上取得了成功。


    对于改变不了的现实,学会坦然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现实,要努力去争取。


    这是徐峥终于摆脱光头困扰,全身心投入事业的真实感悟,也是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一种积极态度。



    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难免会遭遇挫折,有些挫折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关卡,有些挫折是内心情绪引起的波澜,挫折或大或小,都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要发展“能够处理、克服挫折,甚至从中学习并自我更新的能力”,最终让孩子像弹簧一样,面对压力、困难,还能反弹回来,为孩子一生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最好的装备。


    最近,看到一段CNN对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PriscillaChan)的采访,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到刚入哈佛大学时的艰难处境时,几度忍不住落泪。



    虽然在外人看来,能进入哈佛已经是相当优秀了。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我初到哈佛时,觉得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她很聪明,但她当时想:“聪明是我唯一的优势,但在哈佛,比我聪明优秀的人太多了。”





    她觉得自己与哈佛格格不入,难以融入,甚至填好了转学文件准备转学。





    那么是什么促使她转变心态,走向成功的呢?


    原来,她去当志愿者,在一个低收入者安居项目里工作,看到那里的孩子时,她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多么幸运,因为这些孩子根本无法触及她当时拥有的机会。





    这件事促使她留在了哈佛,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真正的学霸,期间还收获了扎克伯格的爱情。




    她自己也下决心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最终成为一名善良、自信、独立、勇敢、让人钦佩的女性。





    普莉希拉在哈佛陷入低谷的经历并不是特殊个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成功并非一条直线,而是迂回曲折的,成长之路上难免会面临各种压力、困难,有时候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背后他们也挣扎过、失败过。


    许多父母都期盼孩子学习优异,最后跻身名校,似乎从此就功成名就了。殊不知,近年来世界各地高校学生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学生患抑郁症、焦虑症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孩子的学业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可忽视。


    对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挫折最终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思维方式方面可以成为孩子有力的引导者。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面对同样的逆境,有的人会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越挫越勇,这是为什么呢?


    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一个人会对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习惯性看法,他称之为“解释风格”。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有的人会把原因看做是永久性的、普遍的,有的人则认为原因是暂时性的、特定的。


    前者更悲观,在困难面前容易灰心丧气,更难以坚持;而后者会更乐观,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更愿意努力去尝试。




    比如,当一个孩子转学在新学校交友遇到挫折时,如果他认为:“永远没有人会和我做朋友。”这个解释(永久性的)让他很容易陷入沮丧。


    而如果他认为:“我刚刚转学过来,交新朋友需要时间。”这个解释(暂时性的)则会让他更愿意花时间去结交新同学。


    同样打篮球失败了,有的孩子认为:“我就是不擅长运动。”这个解释(普遍性的)使得孩子否定了自己运动方面的全部能力。


    而有的孩子认为:“我篮球打得不好。”这个解释(特定性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在其他运动领域可能的优势。


    如果对困难的解释是永久性的、普遍的,我们就会让自己看问题的视野变得狭窄,走进思维的死胡同,甚至陷入悲观绝望;而如果对困难的解释是暂时性的、特定的,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在困难中找到突破口,甚至实现绝地反击。


    就像普莉希拉在刚开始进入哈佛时,认为自己除了“聪明”之外一无是处,她当时眼中只看到了强中更有强中手的竞争环境,只看到了自己在精英群体中的微不足道。


    而志愿者的经历则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让她更真切地看清楚了她所拥有的机遇和资源,激发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让她得以重新振作,脚踏实地地在哈佛投入学习,并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孩子遭遇挫折、失败、痛苦时,父母该如何做,能更好地帮助他从中学习,增长智慧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说:

    有时候父母会希望孩子简单地将经历过的痛苦经验“忘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教会他们以健康的方式整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将痛苦的经验转化为力量与自我理解的源泉。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每天吃晚饭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一天中有哪些开心的事情,哪些难过的事情。


    当孩子讲出自己遇到的困难时,父母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从更积极、全面的角度理解发生的事情,让困难成为成长的契机。


    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除了帮助他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引导他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重要的是要给他情绪上的理解和支持。


    跟一位妈妈聊天,她说:我女儿五年级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0分,比之前成绩下降了好多,我忍不住批评她几句,她就好几天都闷闷不乐的,还说自己讨厌学习,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连说都说不得呢?


    其实,不是孩子说不得,玻璃心,而是妈妈说的方式和重点需要改变。





    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负责情绪的杏仁核发育较早,而负责推理、决策、自我控制等的前额叶发育较晚,前额叶的发展直到24岁左右才能完全成熟。


    对于一个11岁的五年级孩子来说,她在面对成绩下降的挫折时,调节情绪的能力肯定不如成人,她的情绪本来就很低落,而妈妈的批评更让她无法理性思考。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生气或者指责,孩子体验到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负面感受。


    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这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你很难过,是吧?妈妈在中学时有一次英语考试不及格,我当时也难受得很呢。”


    当妈妈表达出她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并和孩子分享自己类似挫折经历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受到支持和爱。


    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说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支持,帮助孩子从挫折引起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合理地引导孩子,支持孩子,孩子就能在挫折中成长,变得越来越强大。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4-20
    • 行业 工业制造
    •  

    经历重重风雨,才能真真成长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75960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