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家有学子  >  [中学话题]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查看: 508228  回复: 887
     888  17/18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中学话题]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查看: 508228  回复: 887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失实表述”,这个词造得真好。

    我自己最近也一直思考如何避免被“失实表述”侵扰。传媒时代的劣质产物,正伤害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们。

    学校品质高低的区分之一:投入多少精力去培养孩子的理性智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在此过程中,你们应该特别留心那些与你自己的想法高度一致的表述。如果你在政治、文化、宗教或经济议题上持有坚定的立场,乐于接受那些能证实你原有观点、妖魔化相反意见的论调,那就会像很多人一样,掉入认知陷阱。

    我们都强烈倾向于接受与我们原有观念相符的故事版本,忽略或者拒绝接受那些不相符的。社交媒体、博客圈和政治活动正充斥着失实表述,为负能量煽风点火,既阻碍着理性调查,也阻碍着不同意见的充分交流,甚至还会妨碍我们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达成共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 09:4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日,晴
    昨天中午探访儿子结束,下楼的时候遇上了一群受罚的孩子们。班上著名的几个皮王都在。

    他们受罚的方式是叠军备。宽阔的走道平台上放着两张棕垫,垫子上一床棉被。孩子们围坐在棕垫周围轮流叠被子,然后由老师评分。

    其中有个跟我要好的皮王,所以我蹲他旁边,陪他一会。那个正在叠被子的孩子非常认真,叠了拆,拆了叠。其他人随意的海吹。有个孩子告诉我他家有好多饭店和游艇,旁边立刻有人嘘他。

    正担心会演变成炫富大会,老师来了。老师让孩子们给叠好的被子打分,孩子们一哄而上,把分数打得极低,贬低得一无是处。那个叠被子的孩子很羞愧,一拳把被子打散,跑开去。

    我举手报告老师,刚才这个同学叠得非常认真,他才叠好还没来得及修整,所以我给他打80分,如果修整过了,会更棒。

    老师说对啊,这个被子还是不错的。三分叠七分修,功夫主要在修整上。然后,下一个上。

    我回来仔细想想,觉得如果学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长期的搞“正面鼓励法则”,可能会对团队精神大有好处。

    老师带头,培养同学们互相鼓励的习惯,形成固定的风气,那么炫富行为自然会消失。同学之间的矛盾也会减少很多。

    但是具体怎么做,是个值得细细研究的问题。

    不过我打算以后儿子回来过周末,要经常跟他玩“找优点”的游戏,从他身边开始,随意的选人,找人家的优点。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 10:17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3日,晴
    今天早上儿子趴在床上做一起作业,爸爸坐在旁边监督他,唠叨了半天,效果不佳。

    我厨房吆喝了一嗓子:“儿子啊,找个对你自己最有好的姿势!” 他立刻爬起来,把颈椎和腰椎摆摆好。

    有的时候我们唠叨了半天,孩子不愿意照做,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是在为父母做。偷换一下主体,变成为他们自己做,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积极性就不同了。

    写完作业他告诉我上周暑假作业评比,班上一共四个奖,他拿到一个,非常开心。

    他问我为什么在新学校总会得奖呢?我说那是因为你努力了,这是一个努力就会有收获的地方。

    他说还想试试争取其他的奖。我说那你朝着目标努力,付出就有回报。

    现在作业什么的一般情况下都不用操心,他具备了一定的规划和自律能力。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3 10:0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儿子睡着了,记录他今天说的一段话。因为这段话让我觉得很重要,所以要记录。

    今天想跟儿子玩找优点的游戏,所以就问他在班上最讨厌谁。他皱眉说了一个名字。我请他列举那个孩子具体有什么让人讨厌的行为。

    原来这个孩子跟他打过架有点过节,强迫他每天最后一个洗澡(浴室四个人轮流使用)要不然就胡搅蛮缠,堵住浴室门一个也不准洗。他觉得很烦,心里很生气。

    我说开动你的头脑系统二,下周去学校用理性和智慧处理这个问题试试。千万别发怒,因为一动怒掌管理智的系统二就会关闭。他一下子想了几个不错的处理方案,开心起来。

    突然,他的脸色变得柔和并且犹豫。他说:“妈妈,我不想处理了,就这样吧。”

    我很奇怪:“为什么呢?”

    他说:“老师把我分在下铺,又方便又安全,既然我已经占了好处,让上铺的同学先洗澡有什么关系呢!”

    他又说:“而且,最后一个洗澡,让我每天在其他人洗的时候,有一大段稳定的时间用来看书,刷牙,整理东西,非常逸当。”

    我觉得虽然这么妥协有示弱的嫌疑,但是这样的想法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好处。在很多时候,越谦让,越讨巧。所以我说如果你决定这么做,一定是要真心诚意的为别人考虑,而不是出于别的目的,好么?他思索了一会,点点头。

    也许是他长大了,也许是我们父母的改变影响了他。总之是成熟了很多,柔和了很多。

    谦让是智慧与成熟的预兆,他的改变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信心。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3 23:5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4日,多云
    今天很凉爽,下午三点半送儿子上校车。不知为什么,每次直接送他到学校我的心情都是轻松的。可是送校车却不行,看他呆头呆脑的背着灰太狼书包蹒跚爬上车,很心酸。

    上车前他先亲妈妈,再亲狗狗,最后亲一口老爸。老爸果然是四把手,在家排名最末一位。跟爸爸的关系持续改善,带来了惊人的效果,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这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送过儿子,爸爸赶回单位加班,我独自回家。进门就听见客厅的落地窗那边传来孩子的嚎哭声。走过去一看,对面有一家人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依稀映出一个男人打孩子的情景。前后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

    为什么要这样打呢?我好奇的同时对这个男人充满了怜悯。也许他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也许他是对自己无能无力,失去了控制。

    前几天看一部影片《最后的旅程》,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人性影片之一。片中的爸爸,吸毒,杀人,斗殴,偷窃,抢劫,虐待妇女儿童……,最终他丢下自己一路舍命保护的儿子,死于自杀。

    这样一个人,却让人无法恨恶他,通过那荒芜的公路,原始的旷野,展现出爸爸对于自己人性中缺陷的无能为力,对童年经历的控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耶稣曾经说过:“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自己不知道。” 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无能为力,不管多么努力都会被自己的本性打回原形。个人有限的努力无法将我们送进美好的生活中,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很卑微。

    自律自控是门大学问。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4 19:17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去掉头尾的广告,只看中间一段,可以对国际学校增加一点了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今天带儿子去原来的学校门口小店买书皮儿,店老板说她认识的一个国际学校五年级学生转回镇江了。问我是不是国际学校不好啊?

    我一方面觉得诧异,一方面觉得她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是中国乒乓队强呢,还是美国田径队强?没法回答不是?

    可能她对国际学校认识不深,所以才会提出这个问题来吧。学乒乓球跟中国教练,学田径跟美国教练。首先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才能选择到合适的学校。

    否则光凭别人说的“好”或“不好”来决定去留,转来转去,劳命伤财,对孩子也是伤害。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4 19:1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目送》

    9月5日,多云
    有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儿子在越来越独立的同时,也越来越不黏妈妈了。

    这个学期开学送他去学校的时候,他不肯在同学面前跟我拥抱告别。青春期就这么突然的,一下撞进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叫做父母的恍然若失。

    他在意同龄人的眼光,不用黏着妈妈就能自己消磨掉一个下午,打电话回家报喜不报忧,声音开始发生变化,注重锻炼肌肉。

    不论生活还是学习,我们跟他讲话几乎全是商量的口气。提意见委婉含蓄,以疑问句为主,点到为止。

    他的思想渐渐的对我们有所保留,真实的想法说一半留一半。

    为了了解他思想状况,我们常常回忆自己的童年,试图用一颗孩子的心与他沟通,了解他所在意的事情。

    他对那些大人觉得无所谓的事情很敏感,常常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尴尬,嫉妒,羞愧。

    我们尽力避开他的敏感区域,用孩子的世界观与他相处。否定句用得越来越少。

    他因为意见不合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保留意见的温和眼神越来越多。

    这一切都是成长的预兆,预兆着他会渐行渐远,直到进入属于他的远方。为他高兴的同时,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持续前进,远远的跟着给他护航。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尘焰 于 16-9-5 20:47 发表


    每天来看看,学到不少
    惭愧惭愧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wujiang_1999 于 16-9-6 08:22 发表
    追了1个礼拜,终于把帖子追完了,感觉学习了很多。楼主,我很倾佩您,希望你能把这个帖子坚持下去
    一直在跟自己不想写的惰性斗争,支撑写下去的理由从最初的赌气,变成了分享挫败与成功。

    但愿大家从我们的挫败中汲取教训,从我们的小小成功中获得信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6日,雨
    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反应快速,但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以上这段文字来自丹尼尔的《思考,快与慢》。

    最近一直在尝试帮助儿子训练思维“系统2”。上周发现儿子日常时间安排比例有点偏差,娱乐所占的比例偏重。尝试提醒他的结果是,他假装学习一会,敷衍了我一下。

    如果采用高压手段调控他,执行的主体仍然是我,训练他思维“系统2”的目的就达不到。所以我想到一句话“猪要养肥了再杀”。

    估摸着按这种时间比例发展下去,作业一定会明显出现问题。到时候我们谈论起来会有一个明显的失败实例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服,更无法继续敷衍。

    果然礼拜一老师发来了他的周末作业照片,我一看,心想终于来了!

    中午通电话。我说,今天过得好么?他说,今天还在继续玩新发明的游戏,好玩!还有其他有趣的事要告诉妈妈么?他说,哦,对了!那个谁谁谁编了一首歌,我唱给你听……

    我说,这首歌歌挺有趣的。哦,对了,今天老师发信息给我了,你的作业有点问题。

    哦……我漏了默写和签字。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在日程安排,作业安排上取得那样大的进步不久,突然来这么一下,好奇怪啊。

    不知道哎…… 沉默。

    你运用系统2,仔细的思考一下好么?礼拜三我去学校探访的时候,我们再谈?

    好的!

    不过在此之前,你想听听我的想法么?

    好啊!

    我觉得可能你在电视剧上所投放的精力重了一点,导致剩余的精力不够兼顾学习。比如电视剧在生活中只能占到百分之十,你觉得呢?

    啊,我可能投入了百分之九十了。所以学习上出问题了。沮丧的声音。

    我赶紧说,不过我觉得这并不能称之为“问题”。只算是你在调控时间精力施放比例中的一个“不平衡点”。就像你玩的水平仪,稍不平衡,刻度就不在零上面。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

    把它调到零上,保持平衡。

    对呢,你说得真对。

    以上是昨天母子间一段艰难的对话,最困难的部分在于,不能命令,不能代替,不能焦虑。其实虽然我极力疏导,事关孩子,有些时候还是免不了焦虑。不过我有“药”,诗篇91篇。经常给自己洗洗脑,虽然有阿Q的嫌疑,不过确实很管用。
    【诗91:9】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
    【诗91:10】祸患必不临到你,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
    【诗91:11】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
    【诗91:12】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0日,晴
    最近跟儿子之间的一点一滴都蛮有意思的,列个清单:

    1,骑车带他去避风塘吃云吞的路上,嘴闲着无聊。我说,你讲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看法吧?他说我的观点如果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这里不是战场,这里是学校!” 如果打一个比方,那就是“你们不能用高压锅煮我们,你们必须用小火慢慢翻炒,中途不时的加一点调味料,我们才会有最好的味道。”

    2,他跟同学打架,小鸡鸡被踢了一脚,有点痛。他说,如果我受伤太重,无法传宗接代怎么办?而且医药费算谁的?也许我的小蝌蚪已经被踢死了?如果开刀,医生会不会不小心,手术刀一滑把我治死?

    3,有一个同学经常出口伤人。他说这同学脑残。我说,他妈妈经常去看他么?他妈妈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亲热么?他妈妈会赞美他的努力么?儿子说,不,不,不。我说,好吧,他不是脑残,他只是心里有一根刺。

    4,他在家跟狗打架。我说,你干嘛打它?他说,它老咬我脚。我说,如果你想上厕所我把厕所门锁起来,你会怎么样?他说我会发火。如果你发火我就打你呢?他嘿嘿一笑,把小狗抱起来摸摸,带出去溜大小便。

    5,帮他背书的时候,看见他的语文笔记做得整齐完整。我说,比上学期进步好多啊,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积极的说,你想不想听我背完课文再背一遍笔记给你听?

    6,我说,你最近数学怎么样,有麻烦么?需要我帮忙么?他说,顺利得一塌糊涂,不是优减就是优加呗。

    今天听到一个观点,家长和孩子的语言交流,精神交流越多,孩子的可塑性越大,可持续性发展空间越大。大家一起努力吧。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0 20:3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儿子有一个很坏的毛病“迁怒”。他发脾气的时候谁搭腔谁倒霉。如果都不理他,倒霉的可能是玩具,宠物狗,或者是他自己。

    查了一些书,推荐的治疗“迁怒”的方法都空泛脱离实际,但是查到了“迁怒”的心理背景,倒是有些价值。

    “迁怒”是心理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宣泄与自我保护。通常出现在比较胆小懦弱的成人与大孩子身上。或者是骄纵缺乏正确引导的幼儿。

    人们选择的迁怒对像,一般是无害的物品,比自己弱小的对象,以及绝对不会伤害自己的亲人。

    有一次他迁怒我的时候。我平静的问他,你对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他沉默。你是希望我生气发火么?继续沉默。你是想把你的怒气转嫁给我,伤害我么?还是沉默。我说,好吧你成功了,我心情不怎么好,所以需要暂停一下,再见。

    隔了一会他热情无比的打电话来讨好我。我没有让他道歉(因为希望他从中学会宽容),但是跟他谈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迁怒”的心理背景和迁怒的很多种表现形式。

    目前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因为还没有第二轮发脾气。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2日,晴
    最近比较关心数学的学习。刚看了一篇大神文,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学好数学的捷径可能,我是说“可能”,不是教解题方法,而是教数学思维。

    中学时代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数学老师长得像一粒歪歪扭扭的老土豆般不修边幅,土豆皮似的老旧衬衫,皱巴巴的黄面孔,干瘦的五指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课堂笔记,高度近视的同时也高度老花。除了长相精彩以外,上课也很酷。

    板书看笔记时戴老花眼镜,盯着看我们听课反应时戴近视眼镜。45分钟,两只眼镜在他的鼻梁上拼命换来换去,忙不过来。以至于冬天上课他也要带一方白手帕擦汗。讲到激动处,口沫和眼镜随着一个最强音同时喷射下来。眼镜扑通一声滑掉在讲台上,口沫总是滋养着有幸坐在第一排的祖国花朵们。

    每讲一个公式一个解法,口沫与眼镜同飞,肢体与语言齐上,演独角话剧似的推导出来。讲完满头大汗的掏出白手帕在额上印一印,咳一咳喉咙里粉笔灰呛出的老痰,歇一歇。他从没说过,你们把这个公式记住,这种题就套这个公式。他总是在分析,一堂课不知道黑板要擦多少次。

    如此精彩的他讲一口更精彩的南方口音普通话。他喜欢大量的给学生读题,抑扬顿挫好象诗朗诵。遇上难点多的题目加重点来读,南方口音拧来扭去,四声严重与普通话相悖,肠子都被他搅到一起去了。解不出题的时候,闭上眼在记忆中搜索,伴随南方普通话一同扑面而来的总有一点正确的思路。

    这是记忆中教得最好的一位数学老师。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想得越多越久,越倾向于一个结论“好的教育就是优秀的人用他的品行,精神,技巧,经验去影响下一代。”如此看来,符合这个条件的教育者有多少?其中包括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的人群。

    我看我和老公都属于“精神不济”的家长。缺少“精神”的人不太可能教出热衷执着于学习的孩子。

    所以看他懒散的时候,我也不说什么。自己跑一边,拿起书来默默的看,右手捏一支笔,做点笔记,写点读后感。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下午一点半去接爸爸买电动车。他越来越不愿意骑摩托车,并且对电动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心知这表示他力渐衰微,已然驾驭不了那辆沉重的雅马哈。两点半到车行,交钱买定一辆六十伏特的长跑王,最长里程120公里。他仍然可以骑着它去郊野散心。

    讨价还价的时候,他抢着砍价,比我提前摸好的低价多出一百块。看他难得高昂的兴致,我保持微笑以及沉默,丝毫不敢露出小瞧他的意思。

    等待电池安装的时候他说,你看吧,不是我还价,他们肯定要宰我们一刀。我严肃的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观点。

    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看到他像今天这么高兴。他骑新车的样子,让我想到三十年前,自己骑学校第一辆捷安特的心情。当年爸爸出差北京,内蒙,睡大通铺,啃馒头,捂回一头虱子。省下的出差费,他利用“外办”的便利,给我订了一辆捷安特儿童跑车,两条外国裙子。我穿着裙子骑车出门,大家都说像个洋孩子。

    回家的路上他买了两段山药,嘱咐我说,没钱吃冬虫夏草的人,经常吃山药效果也是一样的。隔一会他又说,吃一碗馄饨再回家吧?我说好。他坚持要请客。

    衰败的老城区,坐在路边馄饨摊子上,桌上破出一个大窟窿。爸爸拿抹布给我面前那块桌子擦一擦。我说,看着这摊子,这三横蓝边碗,有股小时候的味道。他听我这么说,知道我不嫌,才放心。回手拿出电动车遥控器,对着停在路边的新车站近了一锁一开,走远了又一锁一开,悄悄乐。馄饨老板一边干活,一边笑话他。他不好意思起来,有点讪讪的。

    吃馄饨的时候,他把妈妈强势欺负他的事情说给我。等他细细的全部说完,我用跟我儿子谈话的方式帮他分析问题。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很慢的循序渐进。他不象年轻时候那么火爆那么倔,反而有一种孩子式的逻辑混乱。显出无法驾驭生活,无法掌控局面的样子。于是我又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带他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最终他平静了,我却觉得他衰老退化得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他需要年轻人多多的陪伴。

    分手各自回家的时候,他有点犹豫。好像是还想聊一会的意思。我说,改天下午休息我接你去溜车。他这才欢欢喜喜的骑着新车回家。我看他穿着我给他买的新T恤,穿梭在人流中,这心情估计就象当年他偷偷尾随我,锻炼我自己一个人去上学。

    在过去的这大半年中,上帝几乎是手把手带着我学会这些沟通与理解孩子的方法,原来不仅仅只在儿子身上用一次。需要这种帮助的人,身边老老少少比比皆是。而需要了解这些方法的人亦是多多益善。

    在关注儿女的时候,分一点心力给家中老人,是必须的。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2 16:5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4日,晴
    这几天张老师常常在家长群里发照片。儿子每次都摆造型抢镜头,活泼开朗的样子。

    翻出今年开春,我们去新学校打探的那几次他的照片,差别不小。

    1,个子长高,身条拉长了。
    2,苍白的脸晒黑了。
    3,虚胖的大肚子变小了。
    4,那种躲在人后,眉头倒盖嘴角下垂的怪表情消失了。

    这只是照片上看到的改变。最近他谈话的言语中坦荡的将自己称为班上的“好学生”,逗得我很乐。就他这个中不溜秋的样子,啥也不出众,对自己有这么高的评价。不晓得他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哈哈……

    不过能把孩子教成这样自信自尊,我们家长是非常感激的。路遥遥水迢迢,将孩子送去江对面读书,图的也就是个能“有尊严的学习”。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4 09:4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今天孩子放假,中午一点就到家喽。买了毛栗子准备炖鸡。

    过节在家没大事,计划探望老人,逛街吃冰激凌,买点孩子的秋装,再动手烘一点小点心吃吃。

    儿子昨晚电话里说已经把行李收拾好了,归心似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李希贵总是能说中要害。

    不怕“犯错”,勇于打破常规的老师和家长,才能有容忍孩子“犯错”的气量。以了然的心态,平和的面对孩子的失败尝试。

    有一次在一家四星酒店的走道上,听到一个穿着很高档的妈妈厉声问一个跌倒的孩子,你怎么回事?啊?你说你到底怎么回事?你讲话咋?跌死你才好!

    也许那个孩子只是学了一种新的滑步方式,也许他只是在学小鸟飞……

    我曾是极度“守规矩”一丝不苟的人。极度不能理解孩子尝试新事物中所发生的“失败”。所以这种类型的问话,很多年前我也问过我儿子。当时我是怀着一种担心他受伤,担心他不懂礼貌,担心他跟不上大众成长节奏的焦虑心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意的出发点,说出口的就是这种歇斯底里的语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4 10:47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6日,雨
    语文老师发的链接,关于写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里面几个情况都挺适合我儿子的。转学以后作业量降下来,他的字迹明显进步了一些。但是因为性格随便,所以跟那些字特别好的孩子比较,还是有差距的。

    我没给他安排练字,因为以前练过,没效果。就是常常要求欣赏他的回家作业,如果写得工整,一定大大赞赏。如果写得潦草会让他重写一遍,和颜悦色但是非常坚定。

    在性格方面尝试训练他。强调“平衡”,“严谨”。这么做的试下来,确实有明显效果。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6 09:2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学习中长大 于 16-9-16 23:22 发表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成长的过程,你和孩子一起并肩同行真棒!
    谢谢,这是个美好的过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7日,晴
    昨天儿子发牢骚。他说,我对上帝太失望咯,不打算继续相信他。

    我问,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有这种想法?

    他说,宿舍那个“某某”太讨厌了,老是捉弄人。我祷告上帝惩罚他,一点效果也没有,我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会纵容这种人的存在!

    我看着他不讲话,似笑非笑。他不安的问,你看着我干吗?

    我说,如果上帝现在找所有人算帐,你评估一下,我们俩会有什么遭遇?

    他呆呆的坐着,眼神零焦距。过了一会勉强说,可是我做的坏事没有“某某”那么多啊。

    那么如果由你来为上帝定一个标准,你觉得做几件坏事该被惩罚,做几件坏事可以被原谅呢?我问他。

    他不安的说,我不知道。

    他当然不会知道啦,我窃笑不已。这个问题最高级别学者都说不清。是多年来备受争论的焦点之一。

    每个人都觉得上帝来施行审判的时候会把别人捉进地狱。因为“我”做的坏事是情非得已,或者出于无心。至于别人,他们显然是有预谋的,存心不良,天生一肚子坏水。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后来我没有花力气去安慰他,也没有给他出主意解决问题。但是讲了很多我自己工作以来所见过的人事纠纷,讲完后提了一个要求。

    我说,儿子啊咱们隔江过水的去那里读书,为的不只是学语数外。咱们要学的就是如何在遭遇像“某某”这种人的时候,不受他的侵扰,不让他影响你的平静和快乐。

    他立刻就听明白了。也许以后遭遇这些事,他还会毛躁。但是作为副驾驶,我会尽责的不断提醒他回到路中间来。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直到他熟练掌握。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7 14:0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9日,晴
    孩子,上帝给了你非常美好的天赋,你不需要发脾气,不需要说谎,不需要捣蛋。你只需要相信自己的优秀,并且努力不懈,你所求的一切都会实现。如果你愿意,请让我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优秀之处。

    以上这段话是我对《圣经》一部分的理解。也只是我的理解而已。中国大部分基督徒都是中国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所以他们认为我说的这种观点太没有威慑力,一定会带来大量的犯罪。

    他们喜欢这样说,你不准发脾气,你不准说谎,你不准调皮捣蛋。上帝会看着你,你只要一犯罪,就会受惩罚!并且他们会再三强调最后一句“上帝惩罚你,是因为他爱你,感谢赞美主,哈利路亚,阿门!”

    有些学校和家庭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不是么?他们说,我打你是因为对你负责!不过,如果惩罚有效,就不会有那么多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了。只要狠狠惩罚,每个孩子都能上北大清华。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不是说鼓励个一两次,孩子就会改头换面。但是,每次当我对某个孩子这么说话的时候,他们脸上的顽劣立刻被羞涩所取代。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星光,直到再次被“大人的威慑”激怒。

    甚至对大人也是如此。传道人在台上反复的说,地狱里有硫磺和火湖,你们作为基督徒必须在世人面前做光做盐(做好榜样的意思)。你们不能偷窃,你们不能贪财,你们不能吵架……。台下的人纷纷说,阿门,阿门!

    散了礼拜以后,他们把烂水果夹在好的里面卖给人。拿了单位工资,偷偷溜到家里干私活。为了唱赞美诗的时候谁站第一排斤斤计较。

    这种教育方式对大人尚且无用,何况是缺乏意志力的孩子?不过千万别让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何况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殊性。放下骄傲,尊严,焦虑,问问自己的心,应该怎么跟自己的孩子沟通。

    跟孩子沟通,需要一颗单纯从容不迫的心。以孩子的标准来衡量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8 23:2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突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过去几年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上过最大的当,就是两个字“赶紧”。一切我请教过的教育界的权威,非权威,他们最喜欢用的词是“赶紧”!

    “你赶紧让他把字练练,语文考试中字迹影响作文分数。”

    “学习习惯赶紧要培养起来,要不然就跟不上进度。”

    “你儿子的作业还没交上来,你让他赶紧补好交来。”

    “英语单词默得不好,赶紧回去下功夫。”

    “上课开小差,你那个课外书赶紧给我停了,不准读。”

    我遇到过很多有关于“赶紧”的问题。我也真的“赶紧”去处理了。最后怎么的?焦头烂额,一塌糊涂。孩子厌学,我厌孩子。

    教育里真的没有“赶紧”。改天我仔细记录下在这个问题上栽的跟头,再把最近几个月“慢慢”的,把一个问题分步骤教给孩子的经历记录下来。

    对,教育孩子不能“赶紧”,而是必需分步骤,这才是真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18 23:40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愚乐新闻 于 16-9-19 11:57 发表

    说得太对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19日,多云
    昨天说到教育孩子不能“赶紧”,要分步骤进行。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苦头吃得大了,自然有点心得。

    我对儿子说,孩子你必需宽容,允许别人犯错,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别人的错误。这句话我说了不下两百遍,对他来说最长有效时段没有超过三天的。(所以后来我不看教育宝典什么的了,因为太空洞而且脱离实际。)

    可能是说到第两百零一遍的时候,他不耐烦的喊,难道别人把我打死我还要理解他么?

    那一瞬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是个好老师,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不会无效的把一个观点重复两百遍。她应该在第三遍尝试无效之后就改变策略。

    所以我改口说,妈妈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面对别人的恶劣行为,为着你自己好的缘故请尽量保持平静,别让对方激怒你。你看怎么样?

    他说,我试试吧。

    即使是把要求简化成这样,他还是很难做到,但是偶尔做到一次,他都会打电话给我报喜。我大大的赞美他说,这么困难的事你都做到了啊?真了不起啊!你的“脑部系统2”变强大了哦。系统2是大脑中掌管逻辑思维和控制的噢。持续努力,你一定会变得更强。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系统2强大程度,上帝给了你天赋,不要浪费哦。

    如此持续几个月,我变着花样鼓励他。在他越来越熟练掌握这个能力的时候,我对他说,你已经通过了初级阶段的学习,可以进攻中级阶段了。

    他好奇的问,什么是中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面对恶劣行为保持平静。中级阶段是通过对对方语言和行为的观察,理解他的恶劣行为背后的原因。

    他问,高级阶段是什么?

    高级阶段是了解到恶劣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后,宽恕他,怜悯他,并且为他祷告请求上帝帮助他,带他回到正路上来。

    他说,哦!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这很正常,当他完成中级阶段的学习之后,才会对高级阶段有兴趣。

    我必须诚实的说,我们现在只进行到中级阶段。他有时候会跟我一起用心理测试的几个条件评估身边的人。查找那些“守纪律困难户”一系列过激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有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不在他身边,他也会独自进行这项工作。

    这个仍然很难,但是他在进步。他原谅了绝大部分之前经常骚扰他的那些孩子们,跟他们和睦相处。还有一两个他不想原谅的。我允许他保留意见,不干涉他的想法。

    他是一个绝对暴躁,绝对斤斤计较的孩子。但是他通过这种分步骤的练习,努力克服自己天性中的缺陷。我绝对佩服他,他在13岁做到了我39岁才勉强做到的事。

    我们分步骤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做家务,比如改善父子关系,比如培养学习习惯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他常常会反复。已经具备的能力他会忘记用或者不想用。所以我告诉他,这很正常,因为人性是软弱的。作为你妈妈,我也常常如此,不过等我积聚了足够的力量,我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

    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中不断进步,超越自己。所以你无助的时候要常常祷告,只要你相信上帝,就永远不至于绝望,就会积聚到足够多的力量重新开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最近家里人都问我,你是怎么改掉那“拿刀砍人”的坏脾气的?家外的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不朝熊孩子吼的?

    我一下子表达不出来,所以常常被问得结舌。后来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有一个小技巧的。分享给大家,但愿对别人也有用。

    起初这个技巧的原型是牧师教的,他管这叫“忏悔”。我性格里面有很多恶劣因子,不太擅长搞这个,所以没怎么忏悔过。不过我后来把它“改装”了一下,拿来自己用。

    有一次路上遇到一个以前有过节的人,我的心跳立刻加速。

    我问思想,你是害怕还是紧张?

    思想说,都不是,我是肾上腺素加速分泌,在做战斗准备,所以心跳加快。

    我问,你为什么要准备战斗?

    思想说,因为我怕她突然用语言攻击我,所以我要有所防备,及时回嘴还击。

    我问,你为什么要及时还击?为什么不能象有城府的人那样一笑了之呢?

    思想说,因为自尊心强,尊严不允许别人侵犯。

    我说,你的自尊心强成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度?

    思想说,是的,因为我有从原生家庭中带出来的自卑。因为自卑所以格外自尊。

    我说,这是不是不够强大,内心软弱的表现呢?

    思想说,是的,我好斗,自尊心过强,是因为我软弱。

    然后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就呈现出来了。后来我再见到这个人,心跳还是会加速,但是“系统2”也就是“理智”告诉我,那是出于自卑而不是愤怒。所以目光交汇的时候,我从肝脏中对她深深的微笑,表达友善。

    发生什么了呢?我发现那个人她比我还紧张。她给我一个不流畅的,惊慌失措,结结巴巴的笑容。关系就这样和解了。

    后来对儿子的一切行为,我都慢一拍处理。因为我先要找我的思想谈一谈,挖一挖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常常挖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不得不承认自己既虚荣又急功近利,既暴躁又持强凌弱,既骄傲又缺乏智慧。

    当我直面自己内心深处这些情绪垃圾的时候,不论孩子做了什么,我都不会有对孩子吼叫的想法。

    有一次,儿子太拖沓,以至于要赶不上下午安排的活动。我有些焦虑,于是我与思想对话。

    我问思想,你为什么想发火?

    思想说,我担心赶不上活动。

    我问,赶不上活动会怎么样?

    思想说,赶不上活动,孩子就玩不成啦。

    我问,孩子玩不成就玩不成呗,他大可以通过这件事学会承受自己行为导致的后果。这是好事啊,你为什么要发火呢?

    思想说,好吧,其实我只担心他长此以往会养成拖沓的习惯。而我对此,除了发火以外,无能为力。

    当我听到思想这么说时就笑了。我的思想多么滑稽啊,它以为它可以掌控一切。当事情失去控制的时候,它就会用发火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有时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只有鼓起勇气跟思想赤裸裸的对话,才能知道自己远不如自以为的那么高尚勇敢。

    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而最终,最大的受益人,也是自己。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20日,晴
    这周上六天学,所以礼拜二就炖了一锅排骨拎去学校看儿子。到宿舍先挑出四块软肉,每个孩子嘴里喂一块,然后再给儿子吃。

    儿子悄悄地说,别人家妈妈来探访都是只顾自己儿子,你也不用分给他们的。

    我:每个同学的妈妈都象我来得这么勤快么?

    他:不是啊,有的同学家长不怎么来。

    我:那他们看见我,心里一定有点失落,对吧?

    他:对啊。

    我:那咱们别因为自己的快乐,让别人痛苦。也照顾照顾他们。

    他:好的,妈妈。

    他有一个不爱学习,以打架为乐的对头,叫他不得安宁。我也常常劝慰他,给他出点主意,效果不明显。

    有一次读《圣经》,读到“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我决定换一个思路处理这个问题,想法设法去寻找那个孩子的优点。前几周等到了一个机会,我将所得到的情况告诉他们负责宿舍生活的新任班主任。

    我做了一个同学家长所有能做的事,接下来的部分只有祷告请上帝帮助那位老师,寻找到帮助那个孩子的方法。除此以外,无能为力。

    这周我在家长群里看见英语老师公布的默写全对名单里有那个孩子。今天去的时候,我喂他吃了一块肉。他说,阿姨,你知不知道这次英语默写有哪些人全对?我假装不知道说,我来查查看哦。哎呀,你默写全对耶!

    他横跨到架子床上,扭出个奇怪的造型说,哦,原来我全对啊。胖脸上都是得意狡猾的笑容。我看着有点想落泪的感觉,在他的言行举止中读到对肯定与赞赏的渴望,还有一点点无助与尴尬。当一个孩子暴露出内心对情感的渴望时,随之而来的一定有无助与尴尬,所以他们总是很擅长用顽皮和捣乱掩饰内心真实的需要。而大人要做的就是解密这些掩饰的行为,继而给他们安全感,以消除他们的不安。

    拎着被吃空的布袋出门的时候,遇上生活班主任。他拉我谈了一会,说那个孩子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另外还有上次我们交谈的几个孩子,都有很大的变化。他正在一个一个的寻找这些孩子的突破口。

    他的谈话中有几个很重要的词,尊重,平等,关注,突破,个性,个别对待,表扬,等等。听到这些,我由衷赞美上帝。他总是在人力所不能及的部分做那奇妙的功,常常送来惊喜。

    就这样,我帮儿子暂时解决了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两个孩子暂时可以和平共处。

    所以经常有网络帖子上讨论“你的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 我就是这么办的,效果暂时还行,不过从长远看可能还需要各方面共同追加努力巩固成果。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块墓碑上刻着下面这段话,据说触动了无数的世界伟人: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改变别人从改变自己开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桔子 于 16-9-22 13:21 发表
    做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看到楼主的日记,仿佛看到了五年后的自己,心里酸酸的。楼主加油,有空上来继续阅读。
    不会的,您从一年级就开始关注孩子,比我强多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22日,多云

    好消息,老师说儿子学习状态挺好。就是背书懒。

    坏消息,儿子今天中午通电话的时候,连说了好几个“他妈的”。在宿舍受了一点小委屈,他有点调整不过来。

    他处在这种精神状态中的时候就象只刺猬,生人勿近,我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只好提醒自己不要沮丧。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以弗所书,第六章14节)。束上腰全身才会有力,在攻击中不被击败。

    总觉得有什么东西,隐藏在每天的柴米油盐中伺机攻击我们。意志一旦软弱,就会扑倒。击倒我们的最后一剑,有时候是累了一天回家看见老公弹在洗脸盆里的烟灰,有时候是老人碎碎的成百上千遍的唠叨,有时候是领导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顿臭k……

    当我们脑袋一热,嗓门一大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击倒在地了。

    这种时候需要《以弗所书》:

    【弗6:13】所以,要拿起 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弗6:14】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
    【弗6:15】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弗6:16】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
    【弗6:17】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 神的道。
    【弗6:18】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放手”,让事情按规律自然运行,总想干预和改变。牧师说这个源自内心深处的“骄傲”。他说中一半,另一半应该是“不安全感”。

    最近一直在练瑜伽,刚弄明白原来瑜伽主要练的不是柔韧性,而是安全感。原来当身体有安全感的时候,小腹会变平坦。因为身体感受到“危机”就会为我们储存脂肪,以供不时之需。感受到安全,就会减少脂肪储存。

    哈哈,真有趣。

    不怕胖的妈妈们,尽管操心吧,腰围会与心事同步上涨。

    我不想花钱买新裤子,所以在象今天这种艰难的时候,我努力祷告,努力读《圣经》,努力思考培养理性。控制自己不去干涉,不去皱眉头!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22 15:4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晚上通电话,雨过天晴。孩子自己把状态调整过来了。

    再次提醒自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成长中的必然经历。不论有多么困难,家长都要约束好自己,让事情自然发展。别剥夺孩子练习的机会。

    当然如果涉及到人身安全或者是屈辱,那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犹豫。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22 21:27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丹麦与中国同年级学生竞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觉得中丹两国都输了。丹麦输在基础教育薄弱,中国输在“完美表现”。

    看到中国孩子完美无缺的合作,我觉得可怕。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团队合作时,是不是应该有一点点自己的坚持呢?连一丝异议都没有,是否代表已经被塑造成“习惯性配合者”?我不是说合作无间不好,而是说在这个应该是张扬自我的年纪,孩子们却表现出超越年纪的成熟理性,这种表现它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什么东西?细思极恐啊!

    在创造性比赛中,中国孩子的两幅画,一幅是衣服上写着我爱中国的小女孩。一幅是两条鱼,鱼身上写着弱肉强食。单从创作的复杂性上看,中国孩子确实赢了。不过文字部分才是值得玩味的。

    丹麦人觉得中国孩子赢了,可能是认为中国孩子的创造思维更复杂。不过他们不知道“我爱中国”和“弱肉强食”是被动刻画在中国孩子心里面的。这八个字才是这些孩子一天学习12个小时的动力。但是,这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么?对他们的心灵来说,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么?

    凡事都有个“度”,中国孩子压倒性的胜利,让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超过了那个理性的“度”。他们不是神,他们只是孩子。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只是一点一闪而过的想法。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36日,晴
    花了两周思考照片上这段话,今天才大致读懂,就立刻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不过还没达到能用语言解释出来的深度,只是勉强运用。

    我总是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揣摩孩子们的学习心理。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大人即时指导?答案是“不一定”。

    当我起初在学习《圣经》的时候,遇到问题,牧师总是需要指导我,因为我没有基础。在空中造屋,没有架子托着会掉下去。当我入门之后,更喜欢独立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去经历一些事,处理一些麻烦,然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对儿子,我最近也采取这个方法。因为他通过上个学期的情绪放松和调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希望他从现在开始,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经历,然后得出结论。哪怕结论是错误的,也没关系。当他下次碰壁的时候,他会自己纠正过来。唯一的要求是,不论经历什么都要控制好情绪,心平气和。如此才能充份开动2号脑部系统,训练理智,判断力和逻辑。

    不过这种教育的代价是昂贵的,它花费大量的原本可以用在语数英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

    我知道也有人选择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节省下时间去上补习班,提高班。必须承认这也是一条成材之路。

    对家长来说,最困难的事是帮孩子做一个决定,要成哪种“材”?几乎可以肯定,无论选择什么,结果都是不完美的。因为人生的道路不论怎么走都是坎坷曲折与成功惊喜交错出现。

    最近儿子的经历让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他宣布自己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发现:大多数老年妇女都是让人讨厌的。她们插队,自我为中心,娇气,倚老卖老,动不动就摊在马路中间勒索驾驶员。

    听了他列举的与几位老太太打交道的不愉快经历,我对他表示同情。也提出疑问,如果再次遇见她们,你会怎么处理?你有没有对策让自己的情绪更少受她们影响?当我这样提问的时候,他会立刻有意识的改善情绪并且思考。

    如果我与他辩论,试图改变他的观点,他的用词会很火爆,这就是有趣的青春期。对于他这种火爆脾气的小孩来说,青春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需要非常多的疏导而不是刻板的纠正。

    不论如何,我接受他的性格特征,在原有的基础上教育他,改善他。绝不去改变他,重塑他。因为那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天性。上帝既然创造了他这种性格,就有他存在的空间和价值。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诚信大学生家教 于 16-9-26 19:18 发表
    居然才看到楼主的帖子,赞一个,我就是镇江最早一批去新东方上学的,我是初中去的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去之前在小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差生,就是爱玩不爱学习,不过说真的那里老师真的很负责任,对我改变很大,初 ...
    您太谦虚啦,医学院还说一般般。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儿子刚才打电话回来挺开心的,说今天学习很顺利。最近都是每天两次通话,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有事说事,没事就拉拉家常。

    我希望他养成祷告的习惯,因为会祷告的人情绪稳定,遇到难处总有盼望,遇到挫折失误也能原谅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假使万一以后独自在外生活,精神世界总是健康的,丰富的。

    不过他很懒,不太乐意为自己祷告。我就建议我们一起为他的好朋友祷告,帮助他的朋友战胜学习上的困难。这个是他很乐意做的(可能他真的喜爱那个朋友,也可能是这么做让他觉得自己很高尚)。总而言之这次他又上了老妈子的当,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做起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27日,晴
    学校发来的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观点不见得多么正确,但是引人深思。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我确实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是个符合广义标准的合格妈妈。永远是个在进步与退步之间徘徊的半成熟人,心理年龄定格在22岁左右(因为那是一生中最幸福自由的时光)。永远在想做好与做不好之间不断的思考,改进着。

    享受这整个过程。理直气壮的把成功与失败通通视为人生乐趣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失败,焦虑,自责中浪费宝贵的时光。也就是与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偶遇,同游一段的宝贵时光。这个心态很重要。

    很快孩子们就会走开去,留下我们走向衰老。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27日,晴
    儿子晚上八点多他打电话给爸爸,平静的说,爸爸很抱歉,我要去罚站,今晚不能跟你们聊天了。因为下午集合的时候我去倒了杯水喝,没赶上集合,迟到的人要受罚。

    他爸把电话挂掉以后我问,儿子有没有发牢骚啊?他爸说,儿子很平静。叹了口气又说,孩子一天天成熟了。

    老师没让他站很久。隔了一小会他就又补打一个电话过来,轻声跟我们道晚安,说已经很晚了,大家都睡了。我看了手表,当时是九点十五分。

    这个暴躁的孩子最近在情绪管理上花了不少功夫,我为他感到高兴。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未来的道路上,他因此可以少吃很多苦头。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jyx54 于 16-9-28 15:01 发表
    偶尔会过来看看LZ的帖子。想问问,你还准备让你儿子恢复到国内的教育体系内吗?或是直接在国际学校一路到国外上大学?这个是我一直纠结的问题,国际学校可能环境和氛围更适合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中途转回地方,会 ...
    您好,坦白说我现在无法确定孩子将来要走的路线。他现在才六年级,而同时整个国际教育体系都正处在一场变革之中,计划不如变化快。

    在充满变数的前提条件下,我最近几年计划教给他的有以下几点,走一步看一步。
    1,独立的生活能力:有主见,衣食住行,简单的医药急救常识。
    2,健康的习惯:控制体重,运动习惯,节制饮食,营养搭配等等。
    3,调节情绪的能力:不受或少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保持乐观稳定的态度。
    4,读书习惯,终身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书本和互联网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5,最后也是获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一点,按《圣经》中所学到的规则处事。其中包含信德,信心,盼望,恩典,灵性的培养。(这一条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说就是目前大牌学校最流行的一个热点,“批判性思维方式”,要明白越投合我理念的言论,越有可能是企图利用我的盲目性的观点。)

    必须承认前面几点训练起来都不难,学校给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做这件事。

    最困难的是最后一点,非常困难。它建立在一定的阅历基础上,同时必须常常放下自尊与骄傲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对话。对孩子来说,这太难了。

    这是我目前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与您分享。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性,家长必须随机应变看着办才好。我的做法是根据我儿子的特殊性格制定的,绝对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仅仅供您参考。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9-29 23:3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feifeilulu 于 16-9-28 19:21 发表
    哎,我也是从中国教育体制被一路压迫过来的,我恨不得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不要经历这样的教育体制,可是我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抱任何希望……
    您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少提到“人定胜天”这种极端话语。这几年全世界的传媒都在重复述说一个观点“人若想改变世界,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

    如果改变不了国内教育,就从改变家内教育方式开始吧。

    我儿子青春期以后特别小心眼,暴躁。他频繁的与人发生矛盾。我尝试帮他支招,给同学送礼,都没有效果。

    后来每当儿子跟同学发生矛盾时,我都为班上的几个调皮大王祷告。只要看见老师们在家长群里表扬这几个孩子,我就感谢上帝。你知道么,自从我帮这些孩子祷告以后,他们真的有进步耶!最重要的是,我儿子变得越来越平和宽容。而且他也学着帮同学祷告,体谅别人的痛苦(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同学矛盾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改善是很明显的。)。

    很多时候我们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先改变自己,也许就能改变家庭,改变国家,改变世界,谁知道呢?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9月29日,雨
    连续好多次英语默写儿子都错一个。拿不到满分,他有点沮丧。
    我说,错一个很好啊,起码你还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偶尔全对也挺好,千万不要每次都全对……

    我没说完,他抢着说,每次都全对精神压力太大了。

    唉,胸无大志的妈妈教出胸无大志的儿子。

    我说,儿子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语数英枯燥乏味,你也可以轻松愉快的把它们学起来。要训练这样一种能力,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轻松愉快的做你不喜欢做的事,并且发掘其中的趣味。

    他手指着我鼻子说,哦!你的野心太大了。但是就在此刻,我看到他眼里的野心和盼望。

    不要让孩子的眼光局限在小得小失,从小养成从全局看问题的习惯,拓展他们的眼界,这很重要。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微笑的外婆 于 16-9-30 14:17 发表
    又来学习了。
    读您的帖子,就像在聆听在一位智者 在说话

    两天了,女儿的每天作业每天做到10点半。
    琴不弹了,没时间;画不画了,没时间;晚间散步取消了,没时间;家庭交流没有了,没时间--------我们让孩子 ...
    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在苦海中沉浮的无辜孩子。

    可惜的是这些孩子的痛苦大多数毫无价值可言,既不能带来优秀的成绩,也不能换来坚强的性格。只是为了痛苦而痛苦,为了达到某些短期目的盲目的给孩子增加压力。

    昨天儿子从学校回来愤愤的说,现在他的“敌人”名单上还剩下最后一个人。他每天祷告,向上帝祈求智慧,处理好跟这位同学的关系,但是上帝一直袖手旁观。今天那个淘气的同学甚至拿木棒戳他的头。

    我说,你有没有试过为这位“敌人”祷告呢?如果你已经试过了所有的方法都不管用。那么试试看为这位同学祷告,请求上帝帮助他恢复理智。他首先给“敌人”做了一个心理分析,然后为这个孩子祷告。我发现儿子这么做以后,很快恢复了平静的心情。

    家长面对那些实在没有办法沟通的老师,试试看带着你的孩子一起分析那位老师错误做法背后的烦恼,痛苦,心理阴影,甚至是童年伤害,然后带着孩子一起为那位老师祷告。为那位老师请求上帝的帮助。

    这是我目前发现的,能够保护我的孩子不受伤害的最佳方法。并且能让孩子变得心理强大。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10-1 22:5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10月1日,晴
    上帝说,要爱你们的仇敌,如此你们就会得到我的祝福。

    我以前觉得此话非常无稽,普通人绝对无法做到。也不需要去做,因为呆子也知道这样做一点好处也不会有。

    后来随着学习量的增加,以及遭遇了一些极度棘手的事件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后来得出一个结论:报复与妥协都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唯一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途径是宽恕与谅解。

    这里的“爱仇敌”,表示的是从换位思考到深入了解,最终达到站在一个高于“仇敌”的视角上去理解并且怜悯“仇敌”的不当行为之来源。(所有的过激的不当行为,都是心理伤害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上帝的祝福就是“解脱”,让我们从被伤害的仇恨状态下解脱出来,进入平和宽容的境界。

    改变自己,解决麻烦,从“爱仇敌”开始。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10-1 23:2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教育绝对不要唠叨,这话很对。这几天我又开始唠叨了,教育效果不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10月5日,多云
    刚刚带儿子旅行回来。
    这次是集体活动,他进入青春期的这一年中,每次集体活动都累心,因为他必定出幺蛾子,叫我们难堪。没有经历过问题儿童的家庭,是感受不到这种体会的。

    这类孩子常常会当众做一些让父母非常难为情的事,比如讲脏话,说出父母的隐私,挑剔,稍有不满就牢骚怪话。该大方的时候扭怩,该含蓄的时候插嘴搭话。处处表现出让人难堪的粗鲁无礼。大家可能以为这类孩子都没有“家教”,作为这类家长的我说句实话,其实从小到大每天都在教孩子礼貌,但是用“教的”效果很有限。因为第一,环境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第二,孩子的种种表现是到了一定年纪,青春期的必然现象。只不过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家庭环境,人生经历,他们表现出来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特别是对儿子的影响力,到他的青春期开始已经进入了尾声。他的同学,老师,爸爸,身边的一切男性,电视剧偶像,统统成为他模仿的范本(尤其是像我儿子这种擅长模仿表演的敏感儿童更甚)。

    我的孩子刚刚进入了青春期,小时候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礼貌就像在几个月之间突然被狗吃了似的。他在语言上表现出了很大的攻击性,并且觉得这样非常酷。他也常常会觉得父母的一些言行举止让他不爽。不喜欢大人们跟他开玩笑,如果有人一定要逗他,场面一定是很尴尬。不喜欢父母跟别人谈到他的隐私(哪怕只是提到他今早吃了几个包子),如果我们不小心冒犯他,他会当众揭开我们的隐私作为回报。

    对此,我的经验是千万别当众纠正他,因为面对当众纠正,他会加倍粗鲁的“表现”,对身边的同伴进行语言攻击。极力唱反调,败坏大家的情绪,把活动搞砸。弄到每个人都很不开心,于是他平静了。

    后来我学乖了。一旦看到他陷入这种状态,就立刻压低声严肃的问他“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有时候他会立刻警醒发现自己在犯错,收敛起来,更多时候他会狡辩。

    如果他狡辩,我会压低声告诉他(如果有条件把他带离人群就更好了),他的行为给我和别人什么样的感受。比如我会说,我觉得你在攻击我,但是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问他,你觉得我做错什么了么,如果我做错了请明确告诉我,我会道歉。又或者说,如果某某人冒犯了你,你可以有礼貌的告诉他,这样才表示你比他更懂礼貌,否则你们俩岂不是都很糟糕?

    大多数时候,我们俩没机会说悄悄话。我只好事先跟他约一个暗号,如果我说“换个方式”。那就表示他的行为不太妥当,需要冷静自省一会。反复训练,在不知道丢了多少次老脸之后,他才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不过,后来我发现我觉得非常丢脸的事情,对别人来说不过是风吹叶落,转瞬即逝的光影而已,真正牢牢记住它们的,只有我自己。人总是很难过自己这关,学会放过自己,这也是一门高科技。)

    有时候是同行的人开玩笑过了头得罪他,我会站在他这边考虑问题。比如这次去嬉戏谷,有一个阿姨嘲笑他胆小,不敢坐过山车。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笑他,虽然没有恶意,但是他觉得受到了冒犯,于是开始态度恶劣的发牢骚,说过头话。放在以往,我会替他向别人道歉,但是最近我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个做法对我儿子没有帮助。

    我对大家说,我也不敢坐过山车。并且详细的描述了心中恐惧的感觉。于是那位阿姨连我一起嘲笑。爸爸见状,明确的说他也不敢坐,也描述了他恐高的感觉。于是儿子不是一个人被大家嘲笑了。他跟爸爸妈妈一起接受大家的嘲笑,虽然并不能坦然面对,但也不至于翻脸骂人。

    期间我保持着微笑面对大家的嘲笑,不断悄悄的在他耳边一直提醒“不让别人的错误行为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是一项必须常常练习的本领,你控制得非常好,但是还可以更好。”

    稍晚,我盘算如何替他挽回自尊,于是跟他商量同大家一起坐“摩天轮”。当他鼓起勇气拉着我的手站在摩天轮旁边排队的时候,他的手汗湿冰冷,腰部发抖。我说,我也害怕,但是我拒绝思考害怕,拒绝感受害怕。我做点事转移注意力假装不害怕,恐惧感会变弱。

    他问我说,你觉得祷告会不会有效果?我建议他试试。他说,上帝啊,我在你的手心里,请你抓紧我,别让我从摩天轮上掉下来。

    在摩天轮上持续抖了十分钟,下来的时候他眉开眼笑。他说,下次我们再来坐一次,我会一次比一比好的。当他的眼光再次接触到那位嘲笑他的阿姨时,表情是温和有礼貌的。

    之后再有人拿他不敢坐过山车这件事出来开玩笑时,他平静的说,我恐高所以我不敢坐过山车,但是我坐过摩天轮了。而之前他是以粗鲁无礼的态度对待嘲笑他的人。我揣摩着,他之所以态度成熟起来,是因为他通过努力,克服恐惧登上摩天轮这件事给了他成就感和自我肯定。

    后来几天我们又去玩了一些地方都很顺利,这次旅行事情没有搞砸,1,他一直控制着情绪没有歇斯底里,2,父母一直没有当众责备他胆小,保留了他在外人前的面子,3,他通过努力用行动保卫了自尊,4,最后他彬彬有礼的与那些肤浅嘲笑他的人交谈,让他觉得自己比对方优秀。这四点结合起来,给了他非常好的感觉。

    在我们家,这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育”。光用嘴说教,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火上浇油。这段时间的教育是用心体会对方的感觉,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无论如何要与孩子统一战线,相信孩子是一心想把事做好的。然后大家商量着,看着办,走一步是一步,最后出来的那个结果,就是“教育的成果”。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东亚教育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10-6 11:1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10月7日,雨
    儿子在汽车后座上摊成大字型,懒洋洋的说:“天哪,下周我要上七天学,太惨了。”

    我说:“是蛮惨的,不过大多数人都象你这么想的,所以这是你提升自己,跟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好机会。”

    他安静的看着我,注意力很集中的表示想继续听下去。

    我说:“一个优秀的人,他之所以能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并不是短期内高强度训练的结果。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每一次遇到难题时,他都能做得比大多数人好那么一丁点。日积月累不断提高,直到有一天他身边的人突然发现需要仰视他,因为他长成了‘巨人’。”

    儿子从座位上爬起来坐坐好,若有所思的点头说:“我也要这么做!”

    这个学期,跟他沟通起来比上学期轻松了不少,他很明显的表现出想要变得优秀的渴望。一个自己想变得更好的孩子,无形之中减轻了父母很多压力。

    我说:“那我预祝你把这七天安排得妥妥当当,快快乐乐,每天都有意义,有所得。”

    然后我看见他的小眼神中出现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和决心。不过只持续了几分钟而已。

    最近发现跟他沟通,实在是需要培养一些“蛊惑人心”的说服力。给孩子灌输理念,同样的主题,用演讲的表达方式去讲,效果好很多。夸张的,鼓动性的,诱导的,恭维的,互动的,真是不择手段的操纵对方的思想。尽管如此,比起枯燥乏味的陈述与命令,儿子他更喜欢被“蛊惑”得热血沸腾。我想这种现象也许跟他青春期的雄性荷尔蒙有关系。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关于教育中对孩子错误行为惩罚和宽恕的理解。

    我最近大半年实践的结果是,惩罚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宽恕长期有效,短期不一定有效。

    但是宽恕绝不能作为单一的教育手段使用,同时需要兼顾爱的输入,以及事后与孩子一同对错误行为进行理性分析的这么一个步骤。

    综合型宽恕教育或称之为正面管教,在经过最艰难混乱的早期阶段之后,接下来会越来越轻松。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关于尊重的教育。我最近也是这样教儿子的,觉得这个方法有效果,所以分享一下。

    最近一个月,我改变了以前经常批评他对人不礼貌的做法(因为根本无效,而且批评会激化成我们之间的矛盾。),改成说:“你的意见提得非常好,在人群中坚持自己的意见是非常好的能力,不过如果你能换一个婉转的表达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能照顾了别人的感受那就更棒了。因为你的与人相处的能力不断在提高,所以妈妈才这样提醒你去挑战更高层次的方式方法。”(以我对他的了解,最后这句对他进步的强调,会转化成他继续进步的动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10-13 11:00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10月13日,阴
    最近写得少,想得多。因为跟着教会中的任教师在学习“心理暗示”。有很多只能体会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觉积在手指间上。

    不过最大的改变还是在我说话的方式上。比如家里有一把利刀,以前我会对大家说:“当心这个刀会划破手。” 最近改成说:“这把刀真是非常锋利呀。” 绝后不提那个有可能会产生的恶劣后果,转而强调某件事物重点需要注意的部分。把消极暗示的部分从我的话语中剔除掉。

    前天陪爸爸逛街,谈到儿子胆小不敢坐摩天轮,我是如何说服他鼓起勇气去挑战自己的。爸爸就像我小时候那样严厉的插嘴说到:“你要告诉他,如果这次不勇敢,以后会后悔一辈子!”

    我收起笑脸看着他说:“爸爸,以后不要再这样说话了。没有什么事是值得后悔一辈子的,哪怕七十岁的人,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重新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上帝给人类的应许。”

    爸爸的表情很迷惑,但是他没有反驳我。所以我继续说:“我告诉你孙子,如果这次不坐摩天轮真的没关系,因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他鼓起勇气去坐了,那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一次了不起的超越。而且我保证,虽然我跟他一样害怕,但是整个过程中我会牢牢的抱着他,不会丢下他一个人。”

    爸爸好像听懂了,因为他严肃的点头。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也许是认可,也许是暗自不以为然。但是即使他已经70岁了,我仍然希望能够帮助他改变严厉的思维习惯,过上更好的人生。活得就像栖息在溪水旁,树荫下青草地上的羊——安逸,喜乐,自在。

    严厉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强烈的消极暗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怕什么来什么”。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10-13 11:2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Landy 于 16-10-13 11:21 发表
    在中国,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的,很多都是要按照老师和父母的套路去才叫听话的孩子,教育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没有固定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所以家长要多摸索吧或者心态一定要好,在学校,老师要看自己教的 ...
    不能因为我们生在中国就放弃真正的教育。多做一分好一分,只要肯正确付出孩子们就一定会给出回报。

    所以,一起加油,不放弃,不妥协。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10月14日,阴雨
    我用跟教会任教师学到的心理暗示疗法取得的第一个成果令自己惊吓不已,甚至不止一次的怀疑这只不过是巧合发生的结果。

    上周一我告诉儿子,他这几年一直在治疗着的咽炎和乳制品过敏性咳喘只不过是个误诊。他之所以常年咳喘是由于习惯造成,如果他能够克服咳喘的习惯就会发现自己的气管非常健康,一点毛病也没有。当然以上说的都不是事实。

    后来发生的事令我惊叹不已,周三探访他的四十分钟内,我发现他呼吸自然顺畅。所以我对他说,他不需要忌口乳制品了,可以正常食用学校配给的酸奶,我甚至给他做了一包奶油饼干带去。

    周末在家的这三十几个小时,隔壁一块空地在焚烧秸秆,我呛得不行,而他一次也没有咳喘。并且这两天他持续的喝牛奶吃奶油,咽喉没有任何不适反应。

    我大胆的想,在过去的这一周,是不是他的咽炎和咳喘已经被治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我们奔走了南京上海多个专家门诊之后,这些年一直无法治愈的咳喘,难道真的是一个误会?还是说,潜意识真的有这么大的修复功能?我暂时还不知道。

    我问他这周做了什么,他说就是睡前祷告,求上帝治疗他的咳喘,求上帝帮助那几个令老师们头痛的同学。

    我觉得他状态不错,有精力去为别人祷告的孩子,至少心理正能量富足,情绪平衡。大半年以来一直做着的教育工作总算开始结出一点青涩的小果子。

    忍不住又想,也许他的咽喉真的没有毛病,只是我们家人长期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了他种种哮喘症状。我们越密切关注他的“病”,他的症状就越严重。这次只不过是误打误撞,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消除了几年来消极暗示对他造成的影响。

    所以进一步总结,不要对孩子说消极暗示的话,如同任教师引用《圣经》上说的交给我的——要说造就人的话,使人和睦,使人兴旺,使人健康,使人向善。

    这并不是要去夸大其词的赞美人,拍马屁,《圣经》希伯来原文的正确含义是叫人说“积极的语言”。

    上周三探访我还对宿舍最爱打架的那个孩子说,根据我的观察,他是个绝对不会故意伤害别人的孩子。并且总结了他的三大优点。

    儿子说,周三我走后直到周五放学,那个孩子一次也没有打过宿舍的同学,创了历史新纪录。这孩子接受了我给他的积极心理暗示,这启发我对家庭教育思考更多更多。




     888  17/18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133070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